【河北省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图中有关声和电磁波的应用,分析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甲是摩托车的消声器,其作用是在接收处减弱噪声 |
B.乙是手按在小提琴上一根弦的不同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改变音色 |
C.丙是利用卫星系统导航,其信息传播的媒介与“B超”相同 |
D.丁是利用声呐探测海深,其原理是与蝙蝠在夜间飞行时的原理相同 |
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
B.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 |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
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A.高速路上汽车限速行驶 | B.汽车驾乘人员系安全带 |
C.人踩到香蕉皮上易滑倒 | D.拍打衣服灰尘脱离衣服 |
下面哪个物体的长度接近160cm( )
A.课本的长度 | B.中学生的身高 | C.铅笔的长度 | D.文具盒的长度 |
李海同学骑车上学,因为赶时间经常忘记收起自行车支架便骑车或没有锁车就离开,因此他想设计提醒收支架和锁车的电路.在兴趣小组活动中,他请同学们一道设计提醒锁车的电路,要求:当车的支架支起(开关S1闭合)时,蜂鸣器响起,提醒锁车;当车上锁(开关S2断开)后,蜂鸣器停止发声.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其中符合要求的是 ()
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串联的总电阻随电源电压的升高而增大 |
B.甲、乙并联的总电阻随电源电压的升高而减小 |
C.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4A时,甲、乙消耗的功率之比为4:5 |
D.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总功率为1.2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