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图回答下列各题:(共15分)
(1)山脉:① 平原② ③
河流名称④ ⑤
水利枢纽⑥ ⑦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海”指的是 ,干流呈巨大的“ “字形,它是我国第 长河。
(3)河南是兼跨黄河 (上中、中下)游的省区: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于 游的 高原地区。因此治黄的根本是加强本地区的 工作。
(4) 是治理黄河实现治沙和防洪的重要手段。
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0分)
(1) 根据气压和风向判断,这幅图反映的是影响我国的_________(冬、夏)季风。
(2) ①气流是_________风,来自_________洋。 ②气流是_________风,来自_________洋。
(3) 我们把受①和②气流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E ________区,而西北内陆受这种气流影响不够明显,则称为F____________区,E区内降水较________,而F区则相反。
(4) E区和F区的大致界线是( )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 |
C.4D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
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
读“长江水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______山脉,图中城市①是________,它是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城市②是__________,它是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
(2) 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港口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3)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水电站的名称: E__________,F______。
(4)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长江支流的名称:D___________,G___________。
(5)为防御洪涝灾害的发生,长江流域正在建设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是__________(填写字母),正在建设的生态工程是_______________。
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
(1)图中A、B、C三点中,表示黄河中、下游分界点的是______________。
(2)图中黄河两条最大支流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3)黄河上正在重点修建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③是______________水利枢纽;著名的水电站④为_____________水电站。
(4)黄河发源于__________省,入海处所在地是_______省。
(5)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⑤________平原,⑥__________高原。
(6)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是_______________。
(7)黄河中游存在的忧患是___________;下游存在的优患是_______和________。
(8)治理黄河的关键是_________,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
读“我国地形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1)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
①_________高原,②_________高原,③________ 盆地,④_________盆地,
⑤_________平原,⑥_________平原。
(2) A为_________山,此山北侧分布着_________盆地,此盆地属________(温度带)。
(3) B为________山,此山麓向东至___________以西,分布着我国的第二大高原。
(4) C为__________山,D为__________山。
(5) 由图上可以看出,新疆的地形呈“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6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人均拥有量仅为2200立方米,在世界排名第110位。
材料二:我国长江流域以南的水资源总量占全国七大河流总量的84%,而北方的黄淮海流域只占9.9%,北方人均水资源不足1000立方米,是南方人均水资源的1/16。
材料三:2009年入秋以来,在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农田龟裂、塘坝干涸、河溪断流……干旱范围和强度均突破历史极值。
材料四:一些发达国家水的重复利用率高达80%——90%之多,我国仅在20%左右徘徊。我国生产一吨稻谷需400吨水,一吨玉米要吞掉150吨水。人均水资源只有27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的沙漠国家以色列,以同样的耗水量使农业产值增长了12倍。
(1)从材料二中可知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具有南方(多,少),北方(多,少)的特点。针对这一问题,最好的解决措施是()(单项选择)
A、南水北调 B、修建水库 C、防治水污染 D、修建水电站
(2)从材料三中可知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季多, 季少。面对这一问题,解决措施是()(单项选择)
A、跨流域调水 B、修建水库 C、防治水污染 D、人工降雨
(3)阅读材料,结合你的认识,请你提出一些合理化的节水建议。
(至少列举两条,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