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张胜同学到楚王墓景区游玩,在景区他捡到一个形状不规则、不溶于水的物体,在实验室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1)他将该物体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物体下沉至杯底,如图(甲),说明该物体的密度 水的密度,物体对杯底的压力 物体的重力(以上两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张胜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待测到物体悬浮,随即停止加盐,如图(乙);
(3)张胜取出待测物体,用调好的天平测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丙),天平的读数
为 g;
(4)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丁),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 mL;
(5)事先张胜用天平测出了空玻璃杯的质量为63.8 g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到待测物体的密度为 kg/m3.
为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同一物体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并记下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图乙中物体未放入前溢水杯装满水,物体浸没后用量筒测出溢出水的体积,如图丁所示。
(1)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择 两图;该小组同学通过比较F1和 的大小,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的结论,产生错误的原因是 。
(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大小为 N,盐水的密度为 kg/m3。
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电源电压为6V不变。
(1)按图甲,在图乙中把接错的一根导线打上"×",再画线把它改到正确的位置上。
(2)正确连接电路后,再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为0;继续移动滑片,当两电表指针刚好偏转且稳定时,基示数见序号3,继续实验,数据见序号4和序号5。
数据序号 |
1 |
2 |
3 |
4 |
5 |
电压/V |
0 |
0 |
1 |
2 |
3 |
电流/A |
0 |
0 |
0.1 |
0.2 |
0.3 |
①根据第5组数据,在图丙中用"↑"标出电流表指针所在的位置。
②由序号1、2两组数据可判断,该电流故障为 (选填"R 1接触不良"、"R 2断路"或"R 2短路")。
③序号3、4、5三组数据表明:在导体的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④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为 Ω,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变化了 W。
为了探究某合金块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和它排开水的重力之间的关系,并借用水的密度ρ水求出该合金块的密度ρx,某同学进行了如图甲、乙、丙、丁四次测量(弹簧测力计读数分别为F1、F2、F3、F4)。
(1)你觉得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
(2)实验表明,(合金块所受浮力) = (合金块排开水的重力)(用F1、F2、F3、F4表示);
(3)则ρx= (用ρ水、F2、F3、F4表示)。
如图甲是某小组用“伏安法测定值电阻Rx”的电路图,图乙为实物电路。
(1)在图乙中将缺失的两根导线补画完整。
(2)在某次测量中,电压表盘面如图丙,则读数为 。
(3)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目前位置滑至左端时,V的读数增量为△U,A的读数增量为△I,则Rx= (用△U和△I表示)。
(1)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相同规格的实验器材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三组同学都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描绘了图象(如图2),其中 (填a、b、c中的两个)两条图线描绘的是“初温相同质量不同的水”的加热情况。由图象还可以判断水面上方的气压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2)在光具座上,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位于如图3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蜡烛清晰的像。当不移动凸透镜,只将蜡烛和光平位置互换,则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收集到蜡烛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