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氢气三瓶气体的是
A.插入燃着的木条 | B.观察气体颜色 | C.闻气体的气味 | D.倒入澄清石灰水 |
在以下我国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A.冶炼金属 | B.大米酿酒 | C.用麻织布 | D.钻木取火 |
如图,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某学生将燃着的镁条迅速伸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在集气瓶中继续燃烧,反应结束后发现瓶内壁附着黑色颗粒,瓶底有白色物质。对此现象有如下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CO2能支持某些可燃物燃烧 | B.黑色颗粒可能是碳 |
C.白色物质可能是氧化镁 | D.白色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镁 |
暖宝宝中的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如图)。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 |
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C.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 |
D.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 |
下列实验中,仪器和用品的选择不合理的是()
A.收集CO2气体――⑥⑦⑧ |
B.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O2――⑦⑧⑨ |
C.用H2O2溶液和MnO2制O2――①② |
D.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CO2――③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