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A.使用新能源 | B.积极植树造林 |
C.节假日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 D.在基础监控项目中增设PM2.5浓度极限 |
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做常见酸、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使用的试剂均从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中选取。实验后将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组的一个废液缸中,甲组废液无色,而乙组废液呈红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组废液中一定含有稀盐酸或稀硫酸 |
B.乙组废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
C.将适量的甲组废液滴入乙组废液中溶液一定会变成无色 |
D.两组的废液都有可能显酸性 |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 |
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C.t1℃时,在100 g水中放入60 g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
D.t2℃时, 分别在100 g水中各溶解20 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 |
在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A.①②③④⑤ | B.只有①②④⑤ | C.只有①②③ | D.只有②③④⑤ |
物质的分类非常重要。下列按酸、碱、盐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H2SO4、Na2CO3、NaCl | B.Ca(OH)2、HCl、Na2SO4 |
C.NaOH、H2CO3、NaCl | D.H2SO4、NaOH、Na2CO3 |
右下图是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个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充分反应后,乙+丙=甲的质量 |
B.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
C.此化学反应中,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D.反映了此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