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等)
速度(m/s) |
思考距离/m |
制动距离/m |
|
|
|
正常 |
酒后 |
正常 |
酒后 |
15 |
7.5 |
15.0 |
22.5 |
30 |
20 |
10.0 |
20.0 |
36.7 |
46.7 |
25 |
12.5 |
25.0 |
54.2 |
66.7 |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s
B.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40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
C.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10m/s2
D.表中x为66.7
如图所示,一根细线下端拴一个金属小球P,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金属块Q上,Q放在带小孔的水平桌面上。小球在某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圆锥摆)。现使小球改到一个更高一些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上未画出),两次金属块Q都保持在桌面上静止。则后一种情况与原来相比较,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Q受到桌面的支持力变大 |
B.Q受到桌面的静摩擦力变大 |
C.小球P运动的角速度变大 |
D.小球P运动的周期变大 |
以下运动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A.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 |
B.物体从高处以g/3的加速度竖直下落 |
C.不计阻力,细绳一端拴一小球,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 |
D.物体沿光滑的曲面滑下 |
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式中G为引力常数,是人为规定的 |
B.r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 |
C.m1、m2之间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与m1、m2的质量是否相等无关 |
D.对于质量均匀分布的实心球体之间,R可视为球心之间的距离 |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互成60°角的大小相等的两个水平恒力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物体获得的速度为v,在力的方向上获得的速度分别为v1、v2,那么在这段时间内,其中一个力做的功为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水平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着用细线相连的质量相等的两物体A和B,它们与盘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圆盘转速加快到两物体刚好没有发生滑动时,烧断细线,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将是
A.两物体均沿切线方向滑动 |
B.两物体均沿半径方向滑动,远离圆心 |
C.两物体仍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不会滑动 |
D.物体A仍随圆盘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B沿曲线运动,远离圆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