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时曾经写了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在这首诗当中,诗人艺术性地表达了他对运动相对性的理解.关于诗中所描述的运动及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花”是以运动的船为参考系的 |
B.“飞花”是以两岸的榆树为参考系的 |
C.“云与我俱东”是以运动的船为参考系的 |
D.“云与我俱东”是以两岸的红花为参考系的 |
下列各组选项中的物理量都是矢量的选项是()
A.速度、加速度、路程 | B.速度、位移、加速度 |
C.位移、加速度、平均速率 | D.瞬时速度、加速度、时间 |
质点是理想化模型。下列实例中,带下划线的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
A.用GPS确定远洋海轮在大海中的位置 |
B.裁判员在跳水比赛中给跳水运动员评分 |
C.研究一列火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
D.在国际大赛中,兵乓球运动员王浩准备接对手发出的旋转球 |
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一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2s时,甲、乙相遇 |
B.在t=2s时,甲、乙的运动方向均不改变 |
C.在t=4s时,乙的加速度方向改变 |
D.在t= 2s一t=6s内,甲相对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
一个物体以v0=8 m/s的初速度沿光滑斜面向上滑,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则 ()
A.1 s末的速度大小为6 m/s |
B.3 s末的速度为零 |
C.2 s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 |
D.5 s内的位移是16m |
有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兔子与乌龟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兔子与乌龟是同时、同地出发的 |
B.兔子与乌龟在赛程内曾有两次相遇 |
C.在0至t6时间内兔子与乌龟的平均速度相同 |
D.整个赛程内兔子与乌龟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