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这是悬挂在四川内江六中高三(14)班黑板上方的另类冲刺标语。这一另类标语引起网上热议,有人认为,话粗理不粗,符合95后的气质;有人认为,教育没有给学生树立明确的价值观,人生只为了钱吗?还有人认为……作为95后的你对这一标语有什么体会?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欧洲有一种米罗虾,世世代代生活在伏尔加河的最深处,从未见到过一丝阳光。一天,一只米罗虾忽然心血来潮,想去浅水区感受一下煦暖的阳光,那感觉只听长辈们描述过,但它从未真正感受过。
当它独自游到浅水区时,眼前的景象让它感慨万分,依依垂柳,暖暖阳光,周围的鱼儿们自由自在地摇着尾巴,欢快地穿行于青青水草间。它长长地叹了口气,觉得水下生活实在是太委屈自己了。突然,它的胸口感到了一丝憋闷,还没来得及反应,就昏昏“睡”去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在飞机上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样是30岁到45岁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或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经济舱的旅客则看报纸、看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比较多。
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们大多在阅读,而普通舱候机区的人全在玩手机。
他想,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说明:
“行为”词典解释为“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的活动”。“行为”可以引申,可以具体化,如“勤奋苦读”是行为,“踏实苦干”是行为,“执着追求”是行为,“在困难面前毫不屈服”是行为;反之,“懈怠懒散”是行为,“萎靡不振”“自暴自弃”“得过且过”亦是行为。
“位置” 词典解释为“(1)所在或所占的地方;(2)地位。”正因为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所以他们分别处于“头等舱”“公务舱”“经济舱”,由此,“位置”也可以理解为人的社会地位、人的生命价值以及社会的评价等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说,你是谁,便遇见谁。
也有人说,遇见谁,你便是谁。
这两句话,带给你怎样的启迪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自2013年在央视首播之后,迅速引爆了国人的汉字书写热潮,却也让“汉语危机”这个令人不安的话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如今的形势,已不再是“能写一手好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而是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和中年人都已退化为名副其实的“失写一族”。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越来越多的学生正在逐渐丧失规范使用母语的意识和能力。与此同时,诸如“稀饭”“城会玩”等不合汉语规范的网络词语却异军突起,大量出现在很多网友的日常交流中。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老教授给学生做了个测试。老教授问:“你去山上砍树,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 一棵细,你砍哪一棵?”大家都说:“当然砍粗的了!”老教授一笑:“那棵粗的是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你会砍哪一棵?”同学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 “砍红松!”老教授又问:“如果杨树是笔直的,红松却七歪八扭,你砍哪一棵?”同学们有些疑惑,就说:“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老教授说:“杨树虽然笔直,可中间大多空了,你会砍哪一棵?” ……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虽然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
听了这番话,大家心中似都有所感悟。
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请结合自己生活中的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