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国文化产品出口总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文化产品的开发缺乏针对性,难以在国际文化传播竞争中形成优势。文化产业创新能力不足,同质化倾向严重,文化品牌国际知名度低,文化企业规模较小,产业集聚度低。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分析文化企业应采取哪些措施解决材料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到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输往沿途各国,带去了中华文明和友好,赢得了各国人民的赞誉和喜爱。千百年来,不同的文化在古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相互激荡,积淀形成了世人共知和推崇的和平、开放、包容、互信、互利的丝绸之路精神,而且不断注入时代内涵。
材料二:为了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党中央深入研究当前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分别于2013年9月和10月提出了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这对开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促进世界和平发展,都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2015年2月1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了2015年及今后一段时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分析推进 “一带一路”战略的积极意义。
(2)结合材料二,从认识论角度说明党中央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前提是什么?并从唯物史观角度谈谈我国应如何推进“一带一路”战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2014年全国网购消费额达27898亿元,占全国社会商品消费品零售总额10%,而且还在以30%至40%的速度增长。电子商务的发展使消费者的消费更加便利,营销渠道的拓宽也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但由于诚信缺失,管理不规范等原因,网络欺诈、夸大宣传、退货困难等问题频频发生。
材料二:2015年3月13日,广东省质监局公布了首次对电子商务产品进行质量抽查结果,在抽查的156批次电商产品中,发现假冒产品3批次,发现不合格产品47批次,不合格产品发现率30.7%。其中,不合格产品发现率最高的是玩具,达到60%,其次是箱包皮具,达到50%。
材料三:2014年1月26日,为规范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网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发布了《网络交易管理办法》。但是,相关的管理规定还不尽完善,工商总局正加紧进一步推进电子商务的法治建设,严惩网络售假。
(1)结合材料,概述电子商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运用《经济生活》中企业经营和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阐述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措施。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工商总局依法严惩网络售假的原因。
(共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克强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 “有人担忧,说现在我们国家民众每年的阅读量还不到有些国家人均的十分之一。这些建议让我深思,说明人们不仅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且希望有更丰富的精神生活。而且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
材料二: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快餐式阅读”日益盛行。这种阅读具有方便快捷、生动、轻松等特点,但往往浮光掠影,缺乏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叩问心灵的力量,让书中的营养如过眼云烟。每个人对待阅读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有人把阅读作为一种享受;有人用阅读来消磨时光;有人把阅读做为考试和工作的手段。但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认为书籍和阅读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
(1)结合上述材料,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谈谈如何有效地开展全民阅读。
(2)根据材料二,“快餐式阅读”观念的形成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归根到底由什么决定?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关知识,说明人们对于全民阅读的态度。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也是一个社会价值的缩影和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家风既融合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思想,也从近代西方工业文明所倡导的自由、平等、理性、法治等精神汲取过丰富的营养。当今,许多家庭更注重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赋予家风新的时代内涵。
材料二:2014年5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谈到: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应如何正确对待家风。
(2)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原理,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材料一:近年来,严重的大气污染持续引发国人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目前,我国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制体系尚待完善;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对企业的污染现象视而不见;市场主体为了降低成本,偷排乱放现象尚未根除……美丽中国,我们要呼吸更新鲜清洁的空气。要实现这目标,需要多管齐下,其中法治建设无疑是关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法治中国建设将为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推动力.
材料二:羊年春节, 记录片《穹顶之下》在网络迅速传播。该片运用了信息可视化等很多新媒体的呈现手段,展现形式也更加新颖。它以大量的数据向我们讲述了雾霾的来源及危害,揭秘了我国煤炭、石油、钢铁、汽车等行业在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传达了普通民众的诉求, 有利于唤醒公民的环保意识。我们没有权利只知消费不知克制,我们没有权利只知抱怨不知建设,环境质量的改善需要国家、社会、公民的共同努力,我们的世界需要我们的共同守护。
(1)依据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述如何用法治的力量来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
(2)请运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知识,阐述应怎样共同守护我们的世界。
(3)请运用文化传播和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穹顶之下》能够迅速传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