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一建筑是英国议会所在地。议会是英国政治的中心舞台、是英国的最高立法机构。1640年国王查理一世在此被迫重新召开议会,揭开了哪一事件的序幕?与之相关的文献是什么?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如何?
(2)图二是一部重要文献签署的场景,这部文献是什么?它的发表有什么历史意义?在这部文献的指引下,美国取得了哪一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次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3)图三中法国的标志性建筑埃菲尔铁塔被火树银花所映衬,记录了法国国庆日隆重喜庆的场面。7 月14日是法国的国庆日,在1789年的这一天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那么把大革命推向高潮的事件是什么?
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某校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进行“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与他们共同去探究。
步骤一:史实举例
(1)完成表格(每空1分,计3分)
朝代 |
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的典型事例 |
西汉 |
A两次出使西域。 |
唐朝 |
唐太宗把 B嫁给松赞干布 |
C |
设驻藏大臣与达赖和班禅共管西藏 |
步骤二阅读探究
材料一:昆明“3•01”事件事发现场证据表明,这是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
——新华社
材料二: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
——《中国通史》
(2)请你用史实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材料二所反映的民族大融合的盛况出现于哪个朝代?这一时期形成了一个什么新的民族?
步骤三学史感悟
(4)民族团结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你认为应如何发展新时代的民族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1分)
材料一:《日美亲善条约》,这是近代日本同外国签订的第一个国际条约。……日本在列强炮舰的逼迫下,痛苦而艰难地迈出了开国的第一步。这一步对于日本来说既是噩梦的开始,更是衰弱到极点后再度走向强大的重要转折。
——唐晋主编《大国崛起》
材料二:美国倡议召开华盛顿会议的目的之一就是企图压日本在远东和太平洋问题上作出让步。美国表面上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实质上是为了打击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以便推行它的“门户开放政策”,扩大美国在中国的势力。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到1942年1月,包括苏美英三个强国在内的二十六个国家,代表各个大陆,结成联盟,一致反对轴心国,……每个国家都保证尽自己的一切力量去战胜轴心国家,并且绝不单独媾和。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四:“日本经济奇迹”固然部分归功于美国在战争刚过的困难年代所给予的援助,但主要还是他们自己勤奋工作、良好组织和通过集体努力对于非战目的的共同经济成就全民追求的结果。从1950年到1975年,日本的生产量和收入的增长比同时期任何国家都快。
——罗兹·墨菲《亚洲史》
请回答:
⑴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迫使日本迈出“开国第一步”的事件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既是噩梦的开始”,又是“再度走向强大的重要转折”?
⑵ 据材料二,华盛顿会议上的中心矛盾是什么?美国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最终获得的成果是什么?由此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⑶ 据材料三,各国“结成联盟”的标志是什么?各国最终“战胜轴心国家”的标志是什么?
⑷ 据材料四概括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和主要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8分)
材料一: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入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
——《苏联通史》第二卷
材料二: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19时整,戈尔巴乔夫摊开了早已准备好的辞职书,他宣布:“亲爱的同胞们!公民们!鉴于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后形成的局势,我停止自己作为苏联总统的活动。……我坚决……主张保留联盟国家,保持国家的完整性。事态却沿着另一条道路发展,肢解国家和分裂国家的方针占了上风……”
——张建华《俄国史》
请回答:
⑴ 材料一中俄国“农村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性质怎样?这一改革对于俄国社会发展有何作用?
⑵ 材料二中说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据材料二分析,为什么说该政策“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⑶ 材料三所述发生时,苏联正在经历哪一重大事件?戈尔巴乔夫对这一事态的发展应承担怎样的责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一:中世纪后期,欧亚世界有了一个不寻常的重大发展。……欧亚大陆西端正经历着一场空前的、彻底的变革。西欧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都在发生深远的变化。向海外的大规模扩张就西欧所具有的新动力的一个表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北美社会的演变在一些方面超过了旧大陆。……诚然,殖民地曾经被用于解释和证明他们反抗国王乔治三世和英国议会合法性的思想就主要来自“英国人的权利”的传统定义。此外,更激进的“人的权利”的定义也发挥了作用。……实际上许多欧洲人认为,美利坚合众国认识到的“人的权利”构成了一个模式,即欧洲陷入黑暗和落后的民族,可以为此而充满期待地振作起来。
——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材料三:从1763年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⑴ 据材料一,中世纪后期,西欧所经历的“空前的、彻底的变革”是指什么?西欧“向海外的大规模扩张”开端于哪一重大事件?
⑵ 据材料二,当时英国议会阐述“英国人的权利”的重要文件是什么?“美利坚合众国认识到的‘人的权利’”的重要文件是什么?从政治制度的角度来看,为什么说“北美社会的演变在一些方面超过了旧大陆”?
⑶ 据材料三,请举出英国在这三大革命中的代表性成就。这三大革命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歌颂中国共产党】(8分)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之后又经过近30年的曲折探索,终于找出了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又一次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据此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中国共产党人延续了孙中山未竟的事业,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在领导阶级方面,其“新”在哪里?
(2)邓小平曾说:“他(毛泽东)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泽东,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请写出毛泽东使红军长征转危为安的一个事例。
(3)写出“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人民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实现“独立梦”的中国人民开始向“富强梦”目标迈进。请问,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哪一项伟大决策使我国一步步走上富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