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水绵相比,蓝藻细胞( )
A.只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 |
B.mRNA完成合成前可与核糖体结合 |
C.光合色素分布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
D.没有细胞壁,属于单细胞生物 |
图6-14-1为3株长势相同并经过充分“饥饿”处理的同种植物,放在透光的不同钟罩内培养,本实验的目的是( )
图6-14-1
A.证明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是CO2 |
B.证明光合作用速率随CO2浓度增高而增大 |
C.证明过多的CO2会阻碍光合作用 |
D.证明NaOH能促进光合作用 |
下列有关实验及实验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实验中,插条生根数是因变量 |
B.体积分数为95%酒精和质量分数为15%盐酸等体积配比后可用于洋葱根尖细胞的解离 |
C.调查遗传病发病率需在人群中随机抽样,研究其遗传方式需分析患者家系系谱图 |
D.用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
图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
图6-13-1
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不同的催化剂 |
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和酶的用量等 |
C.1号与3号,1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 |
D.分析1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
B.调查某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
C.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 |
D.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将样方的四条边上的个体都进行了统计 |
下列关于科学实验及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蝗虫减数分裂期短,观察一个精母细胞就可见到减数分裂的连续变化 |
B.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通过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
C.酒精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
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采用对比实验法和产物检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