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溶液中,不另加试剂则无法鉴别的是()
A.NaOH、Na2SO4、FeCl3、 HCl | B.MgSO4、NaOH、HCl、BaCl2 |
C.Na2SO4、Na2CO3、BaCl2、HCl | D.KNO3、HCl、AgNO3、BaCl2 |
“●●”、“●○”“●○ ● ”分别表示A、B、C三种物质的分子,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则关于该反应,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2
B.反应的本质是各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
C.该反应的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
D. 该反应的可能是置换反应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
B.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
C.溶液一定是均一的、稳定的、澄清的、透明的无色液体 |
D.降温时,饱和溶液可能不析出晶体 |
下列所示的图象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 )
A.向pH=13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
B.向碳酸氢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
C.将60℃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白色晶体析出 |
D.将足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和等质量金属镁片和锌片混合 |
下列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①CO2→ H2CO3②Na2CO3→NaOH③HCl → HNO3④CO2 →CO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