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带序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 _____;③____________;
(2)用上述A→E装置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和收集干燥CO2的组合是 (填标号)。
(3)某同学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为了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可以将B装置中的仪器②换成 (填仪器名称),欲用E装置收集一瓶较纯净氧气,当观察到 时才能开始收集。若改用F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选填“b”或“c”)口进入,并用 靠近另一端玻璃导管开口处,若观察到 ,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
(4)实验室可用无水醋酸钠固体、氢氧化钠和碱石灰共热制取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甲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如下:醋酸钠 + 氢氧化钠甲烷 + 碳酸钠如果要制取甲烷,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择填A→E标号,下同),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①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双氧水分解速度的影响,甲设计以下对比实验:
Ⅰ.将3.0g 10%H2O2溶液与1.0g MnO2均匀混合
Ⅱ.将x g10% H2O2溶液与1.0g CuO均匀混合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O2的快慢。
Ⅰ中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Ⅱ中x的值应为________。
②乙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双氧水的质量 |
双氧水的浓度 |
MnO2的质量 |
相同时间内产生O2体积 |
|
Ⅰ |
50.0g |
1% |
0.1g |
9 mL |
Ⅱ |
50. 0g |
2% |
0.1g |
16 mL |
Ⅲ |
50.0g |
4% |
0.1g |
31 mL |
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________(填编号)。
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_______________,双氧水分解得越快。丙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___________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⑴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⑵下面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写出实验室中通过丙途径制取氧气的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绿色化学”要求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室
中,甲、丙两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填“甲”或“丙”)途径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⑶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
⑷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检验是否是氧气的方法是。
⑸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D装置收集,装入药品前应先;
实验时发现D装置出现了红色,其可能原因是。
用已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残渣,通过溶于水然后过滤的办法可以回收到二氧化锰固体,
过滤操作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
⑹把⑸中滤液蒸发结晶可得到锰酸钾晶体,在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当看到时应停止加热。
⑺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制取并收集
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氧气和水。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2)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填字母)。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氧气, 过一断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可能原因是。
(4)为检验装置B中氧气是否收集满,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_______,这是利用了氧气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5)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 (填序号)
A.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B.不需加热 C.需加热
(6)装置A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用体积小的锥形瓶 C.加热反应物
按要求写出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类型.
②铜绿受热分解:;反应类型.
③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类型.
④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反应类型
现有如下仪器:
选择需用到的仪器的名称填在下列空格中(每次只使用一种必须仪器)
①取用粉末状固体常用 ②量取10mL液体药品用
③称量18.8g的食盐用 ④给固体药品加热用
⑤制作过滤器用到的是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