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速度(m/s)
思考距离/m
制动距离/m
正常
酒后
正常
酒后
15
7.5
15.0
22.5
30.0
20
10.0
20.0
36.7
46.7
25
12.5
25.0
54.2
66.7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驾驶员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0.5 s
B.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 s
C.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后汽车加速度大小为3.75 m/s2
D.若汽车以25 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60 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两相同轻质硬杆可绕其两端垂直纸面的水平轴转动,在点悬挂一重物M,将两相同木块m紧压在竖直挡板上,此时整个系统保持静止。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摩擦力的大小,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正压力的大小。若挡板间的距离稍许增大后,系统仍静止且始终等高,则

A.变小 B.不变 C.变小 D.变大

物理学在研究实际问题时,常常进行科学抽象,即抓住研究问题的主要特征,不考虑与当前研究问题无关或影响较小的因素,建立理想化模型.以下属于物理学中的理想化模型的是()

A.加速度 B.点电荷 C.质点 D.力的合成

如图两块平行金属板M、N竖直放置,两板间电势差U=1.5×103 V。现将质量m=1×10-2kg、电荷量q=4×10-5C的带电小球从两板上方的A点以v0=4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小球恰好能从M板上端进入两板之间,并沿直线运动打到N板上的B点.已知A距两板上端的高度为h="0.2" m, 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则()

A.小球到达M板上端时的速度大小
B.M、N两板间距d=0.3m
C.落点B距N板上端距离L=0.2m
D.小球到达B点时动能Ek =0.175J

如图所示,竖立在水平地面上的轻弹簧,下端与地面固定,将一个金属球放置在弹簧顶端(球与弹簧不粘连),并用力向下压球,使弹簧作弹性压缩,稳定后用细线把弹簧拴牢,烧断细线,球将被弹起,脱离弹簧后能继续向上运动,那么该球从细线被烧断到刚脱离弹簧的这一运动过程中()

A.球所受合力的值先减小后增大
B.在某一阶段内球的动能减小而它的机械能增加
C.球刚脱离弹簧时的动能最大
D.球刚脱离弹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

如图所示,细绳的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拴着一个小球。现把小球拉至细绳水平的位置,将小球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的阻力。在小球沿圆周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小球受到的合外力对小球做正功,所以小球的动能增大
B.由于细绳的拉力对小球不做功,所以小球的动能不变
C.由于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所以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D.该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