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速度(m/s) |
思考距离/m |
制动距离/m |
||
正常 |
酒后 |
正常 |
酒后 |
|
15 |
7.5 |
15.0 |
22.5 |
30.0 |
20 |
10.0 |
20.0 |
36.7 |
46.7 |
25 |
12.5 |
25.0 |
54.2 |
66.7 |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驾驶员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0.5 s
B.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 s
C.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后汽车加速度大小为3.75 m/s2
D.若汽车以25 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60 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
如图所示,放在固定的斜面上的木板,其上表面光滑左端有挡板,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木板的挡板上,右端与放在木板上的滑块M相连。若滑块和木板相对静止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受力的个数是()
A.3 | B.4 | C.5 | D.6 |
将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地面上,然后用竖直向上的拉力使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如果此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与物体位移的关系图像如下图,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g=10m/s2,重力势能的参考面为地面,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上升前2m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为5m/s2 |
B.整个过程中拉力做功的功率一直是增大的 |
C.物体上升前2m和后2m所经历的时间相等 |
D.x=2m时,物体的动能最大 |
如图所示,物体在一个沿斜面的拉力F的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倾角为30°的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a=3m/s2,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运动过程中,以下法正确的有()
A.拉力F比摩擦力小 |
B.物体的机械能减少 |
C.物体动能的减少等于拉力F与摩擦力所做功的总功 |
D.拉力F与摩擦力所做功的总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量 |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由斜面底端的A点以某一初速度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g,物体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在此过程中()
A.重力势能增加了2mgh | B.机械能损失了mgh |
C.动能损失了mgh | D.系统生热![]() |
在空中某处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质量为m的物体,经过时间t,当物体下落高度h后,其速度大小仍为v0,但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机械能减少mgh | B.物体机械能减少![]() |
C.风力对物体做功为零 | D.风力对物体做负功,其数值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