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温度下,将等量的气体分别通入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Ⅰ和Ⅱ中,使其发生反应,t0时容器Ⅰ中达到化学平衡,X、Y、Z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2Y![]() |
B.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V(Ⅰ)<V(Ⅱ),则容器Ⅱ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小于t0 |
C.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则Y为固态或液态 |
D.若达平衡后,对容器Ⅱ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说明Z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
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反应:
4NO2(g)+2NaCl(s)2NaNO3(s)+2NO(g)+ Cl2(g),ΔH
在恒温条件下,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4mol NO2和0.2 mol NaCl,10 min反应达到平衡时n(NaNO3)=0.1mol,NO2的转化率为α。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0min内NO浓度变化表示的速率v(NO)=0.01 mol·L-1·min-1 |
B.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在恒压下进行该反应,则平衡时NO2的转化率大于α |
C.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该反应的ΔH>0 |
D.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NO2(g) 0.1 mol、NO(g)0.2 mol和Cl2(g)0.1 mol(固体物质足量),则反应将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
常温下,下列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 mol·L-1 (NH4)2Fe(SO4)2溶液:c(SO42-)>c(![]() |
B.0.1 mol·L-1 NaHCO3溶液:c(Na+)+c(H+)=c(![]() ![]() |
C.0.1 mol·L-1Na2S溶液:2c(Na+) =c(S2-)+c(HS-) +c(H2S) |
D.0.01 mol·L-1NaOH溶液与等体积pH=2的醋酸混合后的溶液:c(CH3COO-)>c(Na+)>c(H+)>c(OH-) |
在研究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将一小块Na投入水中,钠浮于水面,说明钠密度比水小 |
B.将一小块Na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变红,说明反应生成了碱 |
C.将一小块Na投入CuSO4溶液中,生成蓝色沉淀,说明Na没有Cu活泼 |
D.点燃Na与肥皂水反应产生的气泡,有尖锐爆鸣声,说明有H2生成 |
某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机物X的分子式为C12H15O3 |
B.X分子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
C.X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等反应 |
D.在Ni作催化剂的条件下,1 mol X最多能与4 mol H2加成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潮湿的环境中,铜容易发生析氢腐蚀形成铜绿 |
B.常温下,将pH= 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
C.反应SiO2(s)+ 3C(s)=SiC(s) + 2CO(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
D.对于Ca(OH)2的沉淀溶解平衡,升高温度,Ca(OH)2的溶解速率增大,Ksp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