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v-t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
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
C.在t=2s前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
D.在t=2s时,物体回到了原点,即出发点 |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个半径为R,粗细不计的圆管轨道.半径OA水平、OB竖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自A正上方P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小球恰能沿管道到达最高点B,已知AP=2R,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从P到B的运动过程中
A.重力做功2mgR |
B.机械能减少mgR |
C.合外力做功mgR |
D.克服摩擦力做功![]() |
在水平冰面上,一辆质量为1×103kg的电动雪橇做匀速直线运动,关闭发动机后,雪橇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来,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关于雪橇运动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关闭发动机后,雪橇的加速度为-2 m/s2 |
B.雪橇停止前30s内通过的位移是150 m |
C.雪橇与水平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约为0.03 |
D.雪橇匀速运动过程中发动机的功率为5×103W |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置于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P点,另一端系在滑块上,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则
A.滑块一定受到三个力作用 |
B.弹簧一定处于压缩状态 |
C.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可能为零 |
D.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 |
我国“蛟龙号”深潜器进行下潜试验,从水面开始竖直下潜,最后返回水面,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有
A.本次下潜的最大深度为6m |
B.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为0.025m/s2 |
C.超重现象发生在3~4min和6~8min的时间段 |
D.0~4min和6~10min两时间段平均速度相同 |
我国“嫦娥二号”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发射的大致过程是:先将卫星送入绕地椭圆轨道,再点火加速运动至月球附近被月球“俘获”而进入较大的绕月椭圆轨道,又经三次点火制动“刹车”后进入近月圆轨道,在近月圆轨道上绕月运行的周期是118分钟.又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m/s2)的1/6.则()
A.仅凭上述信息及数据能算出月球的半径 |
B.仅凭上述信息及数据能算出月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 |
C.仅凭上述信息及数据能算出月球的质量和密度 |
D.卫星沿绕地椭圆轨道运行时,卫星上的仪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