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水平绷紧的传送带AB长,始终以恒定速率
运行。初速度大小为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经A点滑上传送带。小物块
,物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
,取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物块可以到达B点 |
B.小物块不能到达B点,但可返回A点,返回A点速度为6m/s |
C.小物块向左运动速度减为0时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 |
D.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时,因相互间摩擦力产生的热量为50J |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在第一条轨道和第2条轨道运行时[ ]
A.轨道半径之比为1∶4 |
B.轨道能级的绝对值之比为2∶1 |
C.运行周期之比为1∶8 |
D.电子动能之比为1∶4 |
氢原核外电子分别在第1、2条轨道上运动时,其有关物理量的关系是[ ]
A.半径r1>r2 |
B.电子转动角速度ω1>ω2 |
C.电子转动向心加速度a1>a2 |
D.总能量E1>E2 |
对玻尔理论的评论和议论,正确的是[ ]
A.玻尔理论的成功,说明经典电磁理论不适用于原子系统,也说明了电磁理论不适用于电子运动 |
B.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规律,为量子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
C.玻尔理论的成功之处是引入量子观念 |
D.玻尔理论的成功之处,是它保留了经典理论中的一些观点,如电子轨道的概念 |
大量原子从n=5的激发态向低能态跃迁时,产生的光谱线数是[ ]
A.4条 |
B.10条 |
C.6条 |
D.8条 |
下列叙述中,哪些符合玻尔理论[ ]
A.电子可能轨道的分布是不连续的 |
B.电子从一条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上时,原子将辐射或吸收一定的能量 |
C.电子的可能轨道上绕核做加速运动,不向外辐射能量 |
D.电子没有确定的轨道,只存在电子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