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每个国家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其政治制度必然会有自己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无可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这些制度性要素主要就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亦即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全面制衡,以防止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单独控制全国的政治生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德意志帝国宪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18世纪中叶,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架空的?(4分)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联邦制所体现的权力结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是如何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政治权力的制衡的?(6分)
(3)从君主的权力方面谈谈材料一和材料三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联系两国政治体制确立的背景分析其原因。(4分)
(4)如以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素材,请你为该组材料确定恰当的主题。(2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英国内战 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主要活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经过巴黎和会长达6个月的谈判后,于1919年6月28日签署的凡尔赛条约中,协约国宣布,严裁德国军备目的是“推动所有国家普遍限制军备成为可能”;同时据国联盟约第8条,国联成员国承诺“为了维持和平,要求把国家的军备减少到足以保卫国家安全的最低限度”;“有效地促进国联盟约第8条规定的裁军”成为国联成员国加入国联的重要条件,依此规定,德国坚持要求其他国家必须裁军。
国联裁军会议最终于1932年2月召开,德国代表团始终坚持其他国家必须裁减军备到凡尔赛条约的水平或承认德国重整军备的权利,否则德国将退出国际裁军大会。当时,正值经济危机的高峰和日本最激烈地进攻上海的时候,与会国都已明白,国联十多年的裁军努力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消失殆尽了。
——摘自E.H.卡尔《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联裁军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国联十多年裁军努力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消失殆尽”的因素。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人既然是平等的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人民在出让自己的权利时并没有将自己所有的权利交给政府,而是保留了一些重要的权利。如果同一批人同时拥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力,就会给人们的弱点以极大的诱惑,使他们动辄要攫取权力,借以使他们自己免于服从他们所制定的法律,并且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使法律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因而他们就与社会的其余成员有不同的利益,违反了社会和政府的目的。
——摘自洛克《政府论》(1668年)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人民之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定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洛克的思想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思想的相似之处。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相似的原因。
(2)对比材料一二,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超越洛克的思想之处。这种超越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李悝曾相魏文侯及武侯,使国富兵强。他倡导“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尽地利之教,废沟洫,行平籴之法”;……(他)制定《法经》流传后世……。
——摘自《凤凰播报——李悝变法》
材料二蔡泽曰:“今商君、吴起、大夫种(越国大臣)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在僇辱而身全者,下也。”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悝改革的主要内容。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括材料二中蔡泽对吴起与商鞅变法的评价。你是否同意其观点,并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中包含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项信息。

甲乙
比较图甲和图乙,提取两项有关西周和古希腊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美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发明家、机械师和制造商伊莱·惠特尼发明的轧棉机迅速改变了南方的经济模式,他推行的可替换部件极大促进了北方工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生的美国严重缺乏开发建设的劳动力。英国一方面继续向美国大量倾销工业品,一方面实行经济封锁,限制其对欧洲的贸易,致使历经战争创伤的美国雪上加霜。原本为欧洲国家生产的经济作物在国内没有销路,为欧洲市场提供原料和成品的制造业没有了进出口。美国工农业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打击与萧条。
棉纺织业革命使英国对棉花的需求迅速增长,然而英国并不生产棉花……大量吞食原棉的新机器创造了美国人所寻求的商业机会,他们从英国对棉花的巨大需求中看到了希望。
梗阻南方植棉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棉籽难以剥离。气候条件限制南方只能种植“高地棉”而不是“海岛棉”。……“高地棉”纤维短,棉籽与棉绒连接紧密,欧洲轧棉机无法使之分离。1792年,南方产棉200万磅,但由于无法清除棉籽,绝大部分都未能出售。
惠特尼设计的机器构造简单但构思精巧效率高。棉花是一种“最适宜于奴隶劳动的一项农产品”……棉花种植的“西进”还使美国人口西移,对于西南部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为东北部地区的工业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王寅《伊莱·惠特尼与他的发明》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轧棉机诞生的背景和影响。
材料二然而,更多的学者认为,伊莱·惠特尼对美国社会“最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大量生产替换零件的概念”,称这“比他发明轧棉机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因为发明轧棉机的技术只限于单项产品”。
对于当时严重缺乏劳动力和技术工人的美国而言,“标准化”生产理念极大地刺激了制造业的发展。钟表、金属器具、缝纫机等多部件产品的制造业主竞相采用惠特尼的方法。他的生产理念满足了美国劳动力严重缺乏、工业急需大发展的严峻形势。新的思想闸门一旦打开,所产生的效果是难以估计的。
在美国工业的初始阶段,伊莱·惠特尼和他的同时代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后人在他们的基础上前进,进一步发明制造了大量实用的新机器。至1900年,美国人“到达了技术世界的希望之乡”,美国经济走到了世界前列。
——王寅《伊莱·惠特尼与他的发明》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美国人提出了什么生产理念?它对美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