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 A.废分封、置郡县 | B.建立法律体系 |
| C.确立三省六部制 | D.实行科举制 |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停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 C.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大跃进”运动 |
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③都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④这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成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 
| A.人民公社好 | B.大跃进战鼓 | C.农民加入合作社 | D.领取承包合同 |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社会发展遭遇了重大挫折或损失,主要表现是
①大跃进②“百家争鸣” 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①②③ |
人民公社化中“一大二公”的错误在于
| A.偏离了工作重心 | B.错误估计了阶级斗争的形势 |
| C.超越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D.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