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西北地区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分布图”。 近50年来我国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原因是
A.降水量减少,蒸发旺盛 |
B.人类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不当 |
C.字母A处的荒漠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
D.全球气温升高,地面植被死亡 |
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据此回答4~5题。
年龄 |
O~14岁 |
15~59岁 |
60岁及以上 |
总计 |
|
甲 |
人口数 |
2000 |
6500 |
1500 |
10000 |
死亡率(%) |
0.6 |
0.6 |
2.5 |
3.7 |
|
乙 |
人口数 |
3500 |
6000 |
500 |
10000 |
死亡率(%) |
0.75 |
0.7 |
2.2 |
3.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是出生率与死亡率
②人口出生率由人口基数决定,基数大,出生率就高
③死亡率由人口数量决定,人口越多,死亡率越高
④人口增长数量与人口基数有重要关系,一般人口基数越大,增长数量越大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①乙地表示发展中国家,甲地表示发达国家
②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
③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④甲地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2007年l月11日国家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目标确定,到2010年,中国人口总量控制在13.6亿,2033年达到峰值15亿左右。据此回答6~7题。当前我国人口素质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已成为我国竞争力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影响因素。到2010年,我国人口素质明显提高。提高人n素质可以
A.缓解当前就业压力 | B.延缓人口老龄化的速度 |
C.将人口数量转化为人力资源 | D.扩大耕地面积 |
计划生育实现了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根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下图中表示2033年的点可能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反映了我国人口学历与平均预期寿命的关系。从中可知()
A.相同学历段女性比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短 |
B.高学历段男女平均预期寿命的差距大于低学历段 |
C.受教育程度越高,平均预期寿命越长 |
D.各学历段男女平均预期寿命的差异没有变化 |
读中国2000年到2050年人口年龄性别构成图,回答4一5题。2000年与2050年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的共同特点是()
①人口总量庞大②人口增长快③少年人口男性多于女性④老年人口女性多于男性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据图判断,到2050年我国的人口状况是
A.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较大 | B.将面临青壮年劳动力严重短缺 |
C.出生率降至零,导致人口负增长 | D.青壮年劳动力社会负担减轻 |
下图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四个省份的有关人口数据统计分析图。读图判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省份依次是()
A. | 辽宁、江苏、湖北、贵州 | B. | 贵州、湖北、江苏、辽宁 |
C. | 江苏、辽宁、贵州、湖北 | D. | 湖北、江苏、辽宁、贵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