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某城镇年内风频统计及工业区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对于该城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区位较为合理 B.一定位于南亚
C.东南部适宜规划仓储物流中心 D.没有商业中心

新兴国家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在城市中出现一些问题,下面描述与实际最不相符的是

A.无序扩张、环境质量下降 B.交通拥堵,住房紧张
C.教育配套滞后,教育资源不足 D.劳力紧缺,退休年龄推迟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方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道问题。

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
B.这种变化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
C.对环境的影响过程为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
D.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

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增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
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人,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
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

读世界汽车产业四次大转移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第一次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美国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
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
C.美国出现逆城市化,促进汽车工业发展
D.国土地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2)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其主要条件是
A.原材料和燃料资源丰富 B.分布集中,工业投入少
C.水能丰富,动力投入多D.重视科学技术的投入
(3)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许多著名汽车生产公司纷纷落户中国建立生产线,中国汽车产量迅速上升,其主要原因是
A.我国地形和气候条件适宜 B.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高
C.发达的经济和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 D.科技发展迅速,潜在市场广大

针对东北地区优越的农业资源条件,东北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

A.商品粮、棉基地 B.商品粮、林业生产基地
C.商品粮、油菜基地 D.商品棉、林业生产基地

1979--2000年,我国蔬菜种植规模和种植地区分布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分析表1、表2,完成1~2题。
表1我国蔬菜种植面积、总产量

年份
种植面积(万h㎡)
总产量(万t)
1979
18.0
896.0
1980
360.6
16335.2
1999
1335.0
40513.5
2000
1523.7
42399.7

表2我国商品蔬菜种植面积的分布

区域
1980年
1999年
大城市郊区
70%
20%
其他农区
30%
80%

1.1979--2000年我国蔬菜(

A. 种植面积2000年比前一年增加最多 B. 单位面积产量经历了高-低一高的变化
C. 单位面积产量下降 D. 城市郊区蔬菜种植面积减少

2.从1980--1999年商品蔬菜种植面积分布的变化,可以推断出(

A. 沿交通干线出现一批蔬菜种植基地 B. 农村地区蔬菜的商品率降低
C. 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度缩小 D. 通过大规模垦荒,增加了耕地面积

下图为甲、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回答(1)~(2)题。
甲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


乙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


(1)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共同点是()
A.有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B.依靠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C.有当地政府的大量投资 D.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2)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区属外资驱动型的城市化    B.乙地区属于开发驱动型的城市化
C.甲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苏南地区  D.乙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珠江三角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