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流域连续两日的河流径流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该河流最可能位于
A.非洲乍得湖流域 | B.阿拉伯半岛沙漠地区 |
C.鄂毕河上游支流 | D.中亚图兰平原 |
最能反映该流域连续两日内天气状况的是
A.连续两日反气旋控制 |
B.连续两日锋面过境 |
C.第一天气旋过境,第二天反气旋过境 |
D.第一天昼夜温差大于第二天 |
下图为我国两城市不同年份的人口分布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图中显示,1992~2012年()
A.甲、乙两城市老城区人口均有所减少 |
B.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小 |
C.甲、乙两城市远郊区县人口数量比较接近 |
D.甲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大 |
目前甲、乙两城市处于城市化进程的( )
A.逆城市化阶段 | B.初期阶段 |
C.中期阶段 | D.后期阶段 |
沟头防护工程是指为防止径流冲刷引起沟头前进和坡面蚕蚀而采取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图为我国某地沟头防护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沟头防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止沟头的 ()
A.侧蚀 | B.下蚀 |
C.沟头崩塌 | D.溯源侵蚀 |
种植树木可以更有效配合防护埂,缓解该处的生态环境问题,图中四点中最适合种树的为()
A.A点 | B.B点 | C.C点 | D.D点 |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下图示意2000年~2010年间呼伦贝尔盟三类地形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读图完成下题。影响该地区大兴安岭东、西两侧土地利用方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气候 | B.地形 |
C.河流 | D.土壤 |
2000年~2010年间,该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是 ( )
A.大兴安岭以东 | B.大兴安岭山区 |
C.大兴安岭以西 | D.大兴安岭以东和以西 |
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勘探队员观察到,甲处有一自北向南流的河流,东岸冲刷严重,有关该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A.四个钻孔都可能钻到地下溶洞 | B.乙处岩石可能为变质岩 |
C.甲处河流不可能有地下水补给 | D.铁矿矿体形成时间比断层晚 |
图是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地,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据此回答下题。若图中的虚线表示雪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 B.a坡是向阳坡,b坡是迎风坡 |
C.b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 D.b坡是向阳坡,a坡是迎风坡 |
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则山脚的气温T(T冬表示冬季最低气温,T夏表示夏季最高气温)应是
A.T冬<0℃ | B.T夏>18℃ |
C.T冬<18℃ | D.T夏<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