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在我们这半个学期中所学习的历史内容中,充满着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
(1) 统治的和谐: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
(2) 人与人的和谐:列举这一段时间里出现的一对和谐的君臣。
(3) 人与自然的和谐:战国时期修筑的大型水利工程是什么?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4) 统治的不和谐:列举夏商西周时期的一位暴君。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
(5)请你从儒家的立场,分别谈谈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 东晋的兴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解放前,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这种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土地改革后,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改革开放后,在中央指导下,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改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中的“这种制度”指什么?为了废除这种制度,孙中山在革命纲领中提出了什么主张?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什么法律?
(2)为了改变“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状况,我国政府引导农民参加了什么组织? 1958年,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党中央错误地发动了什么运动?
(3)改革开放后,哪项土地政策使“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4)从上述土地政策的变化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拜别汉武帝的是谁?他拜别汉武帝的目的是什么?
(2)图二中的路线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这条路线的起点在哪里?
(3)图一中的拜别者为图二中路线的开通做出了什么贡献?该路线的开通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居马上得之,宁可马上治之呼?”
材料二: “汉兴……从民之欲,从不扰乱,是以衣食滋殖,刑罚用希。”
(1)根据材料一、二判断,西汉初年实行的治国政策是什么?为什么实行这一政策?
(2)这一政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3)这一政策取得怎样的积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秦王嬴政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辽阔的疆域连接成大一统的整体,西汉继承秦制,经前期的修养生息和汉武帝的积极拓展,使秦以后的大统一局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1)我国封建社会秦汉时期最显著的特征。
(2)秦王嬴政建立国家后,在地方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
(3)秦汉时期的匈奴曾经威胁大一统局面,请分别写出秦始皇和汉武帝为了抵御匈奴而采取的措施。
(4)秦始皇、汉武帝曾实行了怎样的货币政策
(5)秦汉的大一统相对于春秋战国的分立,你认为有何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沁园春.雪》里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 还看今朝。”
——毛泽东
(1)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的是那两位著名帝王?
(2)这俩位帝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他是暴君,你眼中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