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用传感器来探究摩擦力,他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力传感器接入数据采集器,再连接到计算机上;②将一质量m=3.75 kg的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用细绳将木块和传感器连接起来;③打开计算机,使数据采集器工作,然后沿水平方向缓慢地拉动细绳,木块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拉动;④将实验得到的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几个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0~6 s内木块一直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
B.最大静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大 |
C.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8 |
D.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1 |
如图所示,建筑工地上载人升降机用不计质量的细钢绳跨过定滑轮与一有内阻的电动机相连,通电后电动机带动升降机沿竖直方向先匀加速上升后匀速上升.摩擦及空气阻力均不计.则()
A.升降机匀加速上升过程中,升降机底板对人做的功等于人增加的动能 |
B.升降机匀速上升过程中,升降机底板对人做的功等于人增加的机械能 |
C.升降机上升的全过程中,电动机消耗的电能等于升降机增加的机械能 |
D.升降机上升的全过程中,电动机消耗的电能大于升降机增加的机械能 |
如图所示,有一固定的且内壁光滑的半球面,球心为O,最低点为C,在其内壁上有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可视为质点)A和B,在两个高度不同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A球的轨迹平面高于B球的轨迹平面,A、B两球与O点的连线与竖直线OC间的夹角分别为α=53°和β=37°,以最低点C所在的水平面为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则(sin 37°=,cos 37°=
)()
A.A、B两球所受支持力的大小之比为4∶3
B.A、B两球运动的周期之比为4∶3
C.A、B两球的动能之比为16∶9
D.A、B两球的机械能之比为112∶51
如图所示,在月球附近圆轨道上运行的“嫦娥二号”,到A点时变为椭圆轨道,B点是近月点,则()
A.在A点变轨时,“嫦娥二号”必须突然加速 |
B.在A点变轨时,“嫦娥二号”必须突然减速 |
C.从A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嫦娥二号”受到月球的引力减小 |
D.从A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嫦娥二号”速率增大 |
在太阳系中有一颗行星的半径为R,若在该星球表面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出一物体,则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已知该物体所受的其他力与行星对它的万有引力相比较可忽略不计.则根据这些条件,可以求出的物理量是()
A.该行星的密度 | B.该行星的自转周期 |
C.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 D.该行星附近运行的卫星的最小周 |
如图所示,皮带传动装置转动后,皮带不打滑,则皮带轮上A、B、C三点的情况是
A.vA=vB,vB>vC;B.ωA=ωB,vB = vC
C.vA=vB,ωB=ωc D.ωA>ωB,vB=v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