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的是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加入过量H2SO4
③向Ba(NO3)2溶液中通入过量SO2
④向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2
⑤向AlCl3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 A.① | B.②④⑤ | C.①②③⑤ | D.①③ |
在实验室进行物质制备,下列从原料及有关试剂分别制取相应的最终产物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
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图甲: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 |
| B.图乙:构成锌—铜原电池 |
| C.图丙:根据实验现象推知酸性CH3COOH>H2CO3>C6H5OH |
| D.图丁:验证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 |
下列实验误差分析正确的是( )。
|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酸溶液的pH,测定值偏小 |
| 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
| 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 |
| 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偏高 |
下列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其可能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 选项 |
异常情况 |
可能原因分析 |
| A |
蒸发结晶:蒸发皿破裂 |
将溶液蒸干或酒精灯灯芯碰到热的蒸发皿底部 |
| B |
分液: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难以滴下 |
没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或玻璃塞上凹槽与漏斗口侧面的小孔没有对齐 |
| C |
蒸馏:冷凝管破裂 |
冷凝管没有通水或先加热后通水 |
| D |
萃取:液体静置不分层 |
加入萃取剂的量较多 |
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方法是取少量该溶液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稀硝酸 |
| B.用KMnO4酸性溶液可鉴别CH3CH=CHCH3和CH3CH2CH2CH2CH3 |
| C.用酚酞溶液或品红溶液均可鉴别NH3和SO2气体 |
| D.取工业有机废水(无色),滴加数滴FeCl3溶液,溶液变紫色,说明此废水中含酚类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