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篇:筑“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
【古代沟通】
材料一: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安息帝国和汉帝国一起,连成了一条从苏格兰高地到中国海、横贯欧亚大陆的文明地带,从而使各帝国在一定程度上能相互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汉帝国”通过什么通道与欧亚大帝国连成一条“文明地带”? 其开拓者是谁?
【近代引进】
材料二:中国近代化是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经验,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
(2)为寻找救国之路,中国在五四运动以前经历了哪几次近代化的探索?(至少回答3次)
【当代开放】
材料三: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开一条血路来。”经济特区以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取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材料四:“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3)对比材料三、材料四,请回答从经济特区建立到“一带一路”提出,我国对外开放有什么变化?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俄国革命影响,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转为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中国民主革命的探索,结合中国实际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材料二苏联成立后,列宁积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为“新经济政策”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发展,但后
来苏联领导人背弃了此政策,逐渐形成了僵化的模式,此种模式后来广泛影响了
“二战”后的新兴社会主义国家,弊端日益显现,最终因改革失败。引发了东欧
巨变与苏联解体的严重后果。
材料三 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中国的社会主
义建设受苏联的影响,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出现了两次严重的失误。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契机,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带领中国走上了一条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俄国革命”指什么革命?首先在中国颂扬俄国革命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人物是谁?“中国的革命道路”与俄国相比最大不同是怎样的?
(2)依据材料二回答:材料中的“新经济政策”有何突出特点?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有何特点?
(3)依据材料三回答: 指出材料中的“两次严重失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道路”通常称为什么?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同学整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学习笔记如下:
材料二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近年来中日两国围绕钓鱼岛的主权归属问题的矛盾日益激化。其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由中、美、英三国共同召开的国际会议发表的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州、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该宣言是证明钓鱼岛属于中国领土重要的国际法律文件。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表
持续时间 |
卷入战争国家 |
死伤人数 |
物资损失 |
6年多 |
61个 |
5000多万人 |
5万多亿美元 |
材料四战争,对人类来说是一场醒不了的噩梦。战争是残酷的,战争的代价是惨痛的。
面对战争,我们有无限的感慨……
(1)请材料一中找出笔记中的一处错误加以改正并补齐笔记的内容。
(2)请写出材料二中此文件的名称。
(3)你能从材料三该表信息中得出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什么结论?
(4)请你以史为鉴,设计一条呼唤世界和平的宣传语。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政体。
材料二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分别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和内部障碍,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三美国1865年——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
达到了64万多件……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
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1)结合示意图回答,材料一中“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政体”是什么?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出哪一文献为它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障?它使哪位启蒙思想家的理论设计变成了现实?
(2)材料二中的“外部障碍”和“内部障碍”分别指什么?
(3)请结合所学知识列出两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的重大科技发明?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材料二: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1)这是谁的思想阐述?
(2)他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学说?他的言行被他的弟子整理在哪部著作里?
(3)他在文化方面有何成就?
(4)他还是大教育家,请你总结他在教育上的成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材料二: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材料表明商鞅的什么精神?
(2)根据材料一这一思想,商鞅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具体内容是什么?
(3)商鞅变法有什么重大意义?
(4)商鞅变法给我们留下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