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卷)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纪年方法,如:“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几个连续的年份,李希圣著《庚子国难记》写的就是上述庚子年发生的事。根据所学知识推断,这里说的“庚子国难”具体是指( )
| A.旅顺大屠杀 | B.台湾被割占 |
| C.谭嗣同就义 | D.八国联军侵华 |
某学校的学生用话剧在表演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同文馆(1862年)刚创立时的一个情景,以下选项中符合该场景的是
| A.校园里的男生都是短发 | B.日本老师在生物课上讲解人体结构 |
| C.一些学生在学习英语 | D.集会上学生都穿着整齐的西装校服 |
下图是某同学所记录的一节历史课笔记(部分),这节课内容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 B.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 C.十九世纪末期 | D.二十世纪初期 |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一名英国人来到中国,他在中国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是( )
| A.在天津开办一家纺纱厂 | B.在香港岛上建一座医院 |
| C.在北京使馆区任外交官 | D.乘坐军舰到重庆观光 |
近代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其中攻入北京的有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包括附属岛屿钓鱼岛)。”诗中“往事”是指什么战争的失败()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