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跳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用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以上材料摘自《历史》(北师大版 八年级 上册)
请问答:
(1)上述三则材料内容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哪三个不平等条约?
(2)请指出与这三个不平等条约相对应的列强侵华战争名称。
(3)请概括指出材料三内容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严重影响。
中、俄、美三国作为世界上举重轻重的大国,他们的“改革”不仅为全球所关注,而且必然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一百多年前俄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近6年来,我们在经济方面保持经济的大幅增长……我们一直想重振俄罗斯的雄风,让俄罗斯在世界的舞台上能够得到超级大国这样一个地位。
——2012年5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就职演讲
材料二:我们知道,我们已然陈旧的程序不足以满足时代的需要。我们必须应用新理念和新技术重塑我们的政府……这意味着变革。
——2013年1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演讲
材料三:改革既要突出重点,也要统筹协调。我们要推进各个领域的全面改革,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也可以说是攻坚期,的确是因为它要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
——2013年3月17日中国总理李克强答中外记者问
(1)根据材料一“一百多年前俄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60年后,俄国为走向社会主义强国又进行了一次有益的探索,其特点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历史上罗斯福总统曾“应用新理念”帮助美国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度过了严重的危机。这一“新理念”的核心和基础是什么?(1分)
(3)材料三中提到改革的困难在于必须“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这一点在我国先秦时期“商鞅变法”中就有明显体现,请从其改革措施中试举一例。(1分)“改革既要突出重点,也要统筹协调”。苏联时期哪一政治经济体制在这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弊端?(1分)
(4)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国最终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条道路具体是指什么?(1分)
(5)中、美、俄三国不仅注重自身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世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试举一个历史上三国合作对世界产生积极影响的事例。(1分)
“中国梦”已成为热议话题。怀揣梦想穿行历史,放飞梦想走向未来。(7分)
【薪火相传寻梦路】
(1)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图空框处内容的填写。各写一例(4分)
在黄帝的故里新郑,一个漫长而美好的中国梦在这里开始了。在这个梦里面,有孔子的道义之梦,秦始皇、汉武帝的安全之梦、强国之梦,北魏孝文帝的开放之梦。唐朝是中国做梦做的最普及、最美丽的时代,特别灿烂,特别多元。
——摘编自2013年余秋雨的演讲《梦想开始的地方》
【民族复兴追梦路】
(2)下列图片来自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馆。根据下表提示或要求完成任务。(3分)
民族复兴追梦人 |
孙中山:民主革命先行者 |
毛泽东,新中国的缔造者 |
邓小平,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
|
举起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实现历史性伟大转折![]() |
||
曲折的追梦历程 |
下列梦想各写一点 |
|||
1911—1912年孙中山梦想的指导思想:⑤ |
1935年,毛泽东实现梦想的会议:⑥ |
邓小平在祖国统一问题上的构想是:⑦ |
||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7分)
探究一:制度篇
(1)商鞅变法开一代先河,请写出其中对封建制度的确立影响最大的措施。(1分)
探究二:人物篇
(2)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搜集了一组富有创新意识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帝王的图像。下列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填字母,1分)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②①③④ | D.②③①④ |
探究三:交往篇
(3)丝绸之路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都是中国开放沟通、拥抱世界的证明。
请简述丝绸之路的作用。(1分)
探究四: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以上图片中哪一项发明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发展?(1分)
(5)写出与下图内容有关的苏轼的代表作及《窦娥冤》的作者。(2分)
探究五:改革篇
(6)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在经济改革方面有何创新?(一例即可1分)
正确决策并适时调整政策,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说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依据材料说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的理由。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美国总统)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开创的市场经济模式“新”在哪里?
材料三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五年计划(1928—1932 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对苏联由“怀疑”到“模仿”的原因。
材料四 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该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南方讲话
(4)与邓小平南方讲话的科学论断相对应,中共十四大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做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
(5)从上述国家对经济政策的调整中,你能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研究战争,反思战争,对于我们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某校九年级一班以“20世纪的战争”为主题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问题。
第一小组: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战争。下表是该组同学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20世纪主要战争比较表
名称 |
抗日战争 |
一战 |
二战 |
时间 |
1937—1945年 |
1914—1918年 |
1939—1945年 |
全面爆发的标志 |
九一八事变 |
萨拉热窝事件 |
德军突袭波兰 |
战争过程中的重大战役 |
台儿庄战役 |
凡尔赛战役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
性质 |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反法西斯战争 |
帝国主义战争 |
法西斯侵略战争 |
结果 |
中国胜利 |
同盟国战败 |
反法西斯同盟胜利 |
表中比较的内容有三项错误,请你找出并改正。(3分)
第二小组:运用图片资料研究战争。下列是他们收集的部分图片。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图片表明英国对待法西斯德国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两种态度造成的影响有何不同?(4分)
第三小组:用史论结合的方法研究战争。
(3)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有效配合和协调作战是二战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请举出二战中两例重大事件加以说明?(2分)
第四小组:以史为鉴,关注时政。他们收集到一幅反映日本对二战态度的漫画。漫画名为《我先把这字模糊了!》它讽刺了当前日本右翼势力参拜靖国神社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扬“侵略”性质尚未定论的行为。
(4)请你就漫画中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2分)
(5)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请你设计一条以“呼唤和平”为主题的宣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