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贵州黔东南州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革命”前
“革命”后
礼节变化
叩头
鞠躬、握手
称呼变化
大人、老爷
先生、君、同志

 
(1)材料一中的“革命”是指哪一历史事件。(1 分)
材料二 文化大革命时期,穿一身“国防绿”、腰间系一条帆布大板带、肩背军挎包成 为青年男女尤其是大中专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20 世纪 80 年代,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 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力。
——摘编自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
(2)依据材料二,归纳中国民众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 分)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导致这一种变化的主要因素。(2 分)
材料三 火车的发明和铁路建设均属于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如今这些成果成为我们黔 东南地区发展和进步的助推器。2015 年 6 月 12 日凯里南站即将投入使用,从此,黔东南人民出行又多了一种选择——高铁。
(3)请分析材料三的这一变化将对黔东南地区产生什么积极影响?(2 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个国家的218个博物馆中,中国文物就有163万余件,然而,该数目充其量只是世界所有私人收藏的十分之一。2003年7月5日,国宝工程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将广开国宝回归之路,进一步促成国宝的回归。
材料三:1995年,《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在罗马外交大会上通过。其中规定:任何因战争等原因而被抢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归还,没有时间限制。1996年中国在签署该公约时声明,保留对历史上被非法掠夺文物的追索权。农历2009年二月初二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绝付款。对此,网民有如下评论:

A.开国际玩笑,给中国人丢脸。
B.就是该跟蔡铭超学习,发扬爱国精神。
C.本来就是借机炒作,炒的好,人才!不过也挺恶心的。
D.无论参不参与竞拍,都应该无条件归还中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使中国开始和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不平等条约分别是什么?(4分)
(2)从近代文物大量流失到当代追求文物回归,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根据材料三,在文物回归的方式上,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一种?并说明理由。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纣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
-----《史记》
材料二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这就是“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后来,边境空虚,犬戎东侵。周幽王急“举烽火征兵”,诸侯不至。犬戎攻破镐京,杀幽王于骊山下,西周灭亡。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商纣王是一位什么样的国君?约1046年,商朝终于灭亡,这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情?
(2)有人说商朝的灭亡完全是纣王宠爱妲己造成的,你认为对吗?请说明理由。
(3)西周什么时间灭亡?材料二中后来“周幽王急举烽火征兵”,诸侯为什么不到了?
(4)商、西周灭亡的共同点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见图(1)与图(2)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请回答:
(1)根据图(1)请回答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立了哪三个官职?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根据图(2)请回答:图中所示路线即我国古代著名的“”,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朝代)。
(3)根据材料二,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政治上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二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有向天子纳贡,随从作战、定期朝见的义务......
请回答:
(1)两则材料中所述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判断这种制度封哪些人为诸侯?
(3)西周实行这种制度有何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本题共18分
材料一司马迁,汉武帝时史官,42岁时开始编写《史记》。在他专心著述的时候,因得罪了汉武帝,获罪下狱,受了腐刑(宫刑)。不幸的遭遇,使司马迁受到极大的精神刺激,曾一度想一死了之,但他想起父亲的遗言,又以古人在逆境中发愤有为的事迹鼓励自己,终于以惊人的意志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并以极大的毅力完成了《史记》一书。
材料二张衡,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他除了发明地动仪以外,在科学方面还有许多成就。有人却讥笑他说:你能使机轮自转,木鸟自飞,为什么自己不能飞黄腾达当大官呢?张衡说:“我绝不会为了谋求高官厚禄而去奉承权贵。君子不怕官位不高,只怕品德低下;不以俸禄不多为羞,只以知识贫乏为耻。”
请回答:
(1)古人在逆境中发愤有为的事迹还有很多。你能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吗?(4分)
(2)从司马迁和张衡的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启示?(6分)
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皇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为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3)材料中的“魏王”是何人?
(4)根据材料内容,说出“魏主”的姓应改为什么姓?
(5)根据所学的知识,请你对“魏王”迁都的做法,谈谈自己的看法。(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