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东南州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革命”前 |
“革命”后 |
礼节变化 |
叩头 |
鞠躬、握手 |
称呼变化 |
大人、老爷 |
先生、君、同志 |
(1)材料一中的“革命”是指哪一历史事件。(1 分)
材料二 文化大革命时期,穿一身“国防绿”、腰间系一条帆布大板带、肩背军挎包成 为青年男女尤其是大中专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20 世纪 80 年代,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 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力。
——摘编自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
(2)依据材料二,归纳中国民众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 分)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导致这一种变化的主要因素。(2 分)
材料三 火车的发明和铁路建设均属于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如今这些成果成为我们黔 东南地区发展和进步的助推器。2015 年 6 月 12 日凯里南站即将投入使用,从此,黔东南人民出行又多了一种选择——高铁。
(3)请分析材料三的这一变化将对黔东南地区产生什么积极影响?(2 分)
阅读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全球化”已成为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世界各个地区越来越紧密成为一个整体,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依赖性空前增强。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想得到发展,就不能忽视这种全球化的潮流。而这种潮流在经济领域体现得最为明显。
材料三: 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掌握着主导。在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内公众关注情况下,为了继续获取超额利润,一些发达国家把利润高、污染重的企业迁至发展中国家,甚至将工业垃圾和有害物质向其他国家倾卸。一些发达国家还凭借自己的优势,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这些行为都严重破坏了当地自然环境,并进一步引发全球的生态危机。
回答:(1)请为材料一中这幅图拟一合适的图名。指出图中标注的航线A是由谁开辟的?这幅图所反映的历史活动对世界各地的关系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材料二指出全球化潮流在“经济领域体现得最为明显”,请你联系课本和所学知识说明全球化在经济领域的具体表现在哪些?
(3)有人说“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你同意吗?说说理由。
(4)据材料三,说明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的哪些行为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针对这种情况,请你为发展中国家保护本国的自然环境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
国际在线报道:中国驻塞尔维亚和黑山使馆7日在位于塞黑行政中心贝尔格莱德的原废墟前为×年前在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中牺牲的邵云环、许杏虎、朱颖三位烈士举行哀悼活动。
请回答:
⑴邵云环、许杏虎、朱颖三位烈士牺牲于哪年哪场战争?
⑵概括美国袭击中国大使馆的国际背景。
⑶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是怎样的?与报道相关的那场战争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工业革命使现代文明降临人间,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在现代化的初期,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需求,给予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很大的推动力,从而引发了科技革命。此后,科学技术开始以巨大的生产力转化功能回馈工业进步和经济发展,并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电子计算机问世以后,仅仅30年就经历了五代。平均每六年其运转速度就提高10倍,存贮量增加20倍。蒸汽机从发明到运用经历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而原子能为6年,晶体管为4年。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最先发生这个“5分钟事件”的是哪个国家?该国发生“5分种事件”的最基本的动因是什么?该事件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从图1到图2,交通工具的动力发生了什么变化?与变化密切相关的新能源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并据此谈谈这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与抗争、奋斗与崛起,而在前进的道路上,却始终坚持着同一个梦想,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为之进行着持续的探索与奋斗。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民族沉沦】
材料一: 1858年4月、1900年7月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登载了题为《没有开化的中国佬》和《中国就要崩溃了》的漫画。同一时期,法国报纸也登载了题为《中国蛋糕》的绘画。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现状和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
(1)分析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并说明1900年前后西方国家使中国怎样“崩溃”的?
【民族抗争】
材料二: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欺压……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经消除。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2)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根据材料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2分)
【革命征途】
材料三:小华同学在梳理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知识时,制作了一张知识卡片并向同学们展示了其中的片段,请你帮他完成空缺的部分。(4分)
关键词 |
重大事件 |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
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
|
星星之火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
千里跃进大别山 |
(3)材料三中的五个事件涉及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兴起逐步走向胜利的历史,其中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终于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是什么?
【建设探索】
材料四:以下是第一个五年计划(重工业基地)示意图和对外开放初期示意图
(4)材料四图一的重工业基地在什么地区?图二所示最先开放的四大经济特区位于东南沿海的哪两省?
(5)综上所述,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面对未来挑战,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艺祖(赵匡胤)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
—— 《宋史·文苑传序》
宋代第三个皇帝真宗(赵恒)的《劝学诗》还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材料二:在这几个世纪中(宋代——引者注),许多学者撰写的各朝历史内容全面;伟大的诗人和艺术家的杰作大批涌现;……精美的瓷器几乎如玻璃一样薄,一样透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宋朝的政治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政治举措是为改变唐末以来的什么局面而实行的?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时期出现的新体诗歌形式是什么?杰出的代表人物有哪些?(至少举二名)“精美的瓷器”中,浙江生产的“给人以别致的美感”的瓷器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列举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
(4)联系材料一与材料二、三之间的关系,分析宋朝政治制度的这一特点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