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卷)观察下列《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它充分证明了淮海战役中( )
民工 |
担架 |
大小车 |
牲畜 |
船只 |
筹粮 |
挑子 |
543万人 |
30.5万副 |
88万辆 |
76.7万头 |
8500只 |
9.6亿斤 |
20.6万副 |
|
|
|
|
|
|
|
A.胜利来自人民的支持
B.解放军装备落后,只能仰仗老百姓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国民党的美式装备还不如土枪土炮
1981年,一位在南方打工的安徽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过去曾是鸦片战争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新中国主动建立的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那么为个小伙子去的城市是
A.厦门 | B.广州 | C.上海 | D.深圳 |
联系与比较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小明同学用这一方法比较中国共产党的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得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有
①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
②都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④都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重点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历史上的一些做法,往往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请问“大串连”“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这些做法应该发生在
A.三大改造时期 | B.“人民公社化”时期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
电影《活着》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他父亲的铁皮箱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应该发生在
A.“文化大革命”期间 |
B.“一五计划”进行期间 |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 |
D.改革开放时期 |
某地一大宅院门的灰墙上一幅墨字对联依稀可辨:“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 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幅对联最早应书写在
A.20世纪50年代末 | B.20世纪60年代末 |
C.20世纪70年代末 | D.20世纪80年代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