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卷)同学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他的‘实业救国’的理想最终也只能成为空想,大生纱厂的命运就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缩影。”同学乙:“在读书人普遍把‘考取功名、步入仕途’作为人生目标的社会里,中了状元却弃官从商,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呀!他报国的志向、坚定的信念、创业的精神不仅为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树立了标杆,也成为今天我们学习的榜样。”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议论的人物是( )
A.康有为 | B.张謇 | C.孙中山 | D.严复 |
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 B.光复会 | C.中国同盟会 | D.国民党 |
在中山装每边的衣袖上都有三颗扣子,有人说这三颗扣子代表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不包括
A.民权主义 | B.民主主义 | C.民族主义 | D.民生主义 |
在戊戌变法法令中,属于文化教育的内容
A.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 |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
C.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
D.训练新式军队 |
揭开了维新变法序幕 的是
A.公车上书 | B.保国会成立 | C.强学会成立 | D.戊戌政变 |
19世纪末,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等仁人志士认识到“能变则全,不变则亡”,从而掀起了一场挽救民族危亡的
A.洋务运动 | B.维新变法运动 | C.义和团运动 | D.新文化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