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梦想是最令人心动的旋律,又是最引人奋进的动力。再没有什么使命,比引领一个民族走向复兴更光荣:再没有什么事业,比团结十几亿人民共圆梦更崇高。行走在复兴之路上,中国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国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的明天,直挂云帆济沧海。
探究一:古代交往篇
(1) 2015年,我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延伸。西汉时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突出贡献的是哪位人物? 
(2)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在唐与天竺频繁交往中,最杰出的使者是哪位高僧?
(3)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从1405年开始,明成祖派遣哪位人物率领船队先后七次出使西洋?
探究二:近代探索篇
(1)在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强国之路的探索。以学习西方技术为内容而进行的是哪次探索活动?
(2)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20世纪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3)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哪两面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探究三:现代复兴篇
(1) 1978年底,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目前,“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已经成功实践,请写出我国在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取得的重要成就一例?
(3)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是什么理论?
感悟: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为了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中国应该怎样做?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 《宋书》
(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发生这样的变化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此外江南地区还有哪些优势?
(3)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请仔细观察以下历史地图和历史图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上图中所展现的东西方商路是在什么朝代开通的?它的起点是什么地方?对开通这条商路贡献最大的人物是谁?
(2)请列举通过这一条商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两种商品?
(3)结合所学的知识,请你指出这一商路开通的历史意义?
(4)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机构?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
“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1)材料一中的图一为秦统一货币图,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哪种货币?图二为秦统一文字图,秦朝使用的规范文字是什么?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为加强思想控制,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3)上述材料中涉及的秦始皇、汉武帝的相同点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请回答:
(1)材料一是中的卫鞅指谁?他的思想是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思想?材料中的孝公指哪国的国君?
(2)在材料一的人物变法时期,要获得爵位最直接的办法是什么?这一人物变法的作用是什么?
(3)材料二的“诏”令(禁用鲜卑语)是谁颁布的?你还能举出他改革的其他措施吗?(至少举出两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材料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1)材料一选自哪部著作?这部著作记录了哪个人的言论?它的主要思想由哪两部分组成?
(2)请列举材料一中人物在教育方面的两项贡献
(3)材料二这些话是谁说的?你还知道他的什么主张?
(4)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说这些话的人都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