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贵州铜仁卷)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我国政府的积极努力,香港、澳门成功回归祖国,有力地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权问题是不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过香港岛和九龙。
——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
材料二:葬我于高山之上 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 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于右任《国殇》
(1)材料一中提到的香港是被哪个国家侵占的?我国澳门又是被哪个国家侵占的?
(2)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依据是什么?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目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沁园春•雪》里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还看今朝。”
----毛泽东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秦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立了哪三个官职?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二中第2张图片请回答:图中所示路线即我国古代著名的“()”,为这条路线开辟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是()。
(3)根据材料二,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政治上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欧洲的兴衰”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也参加进来吧。
【崛起篇】 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三大革命互相依赖,相互之间不断起作用。……到19世纪末,形势发生了变化,科学不再处于附属的地位:它已开始改造旧工业,甚至创造全新的工业。
(1)英国科学家牛顿为“科学革命”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他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法国大革命在“政治革命”中地位突出,哪一事件揭开了它的序幕?
(2)材料中的“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哪个国家,其完成的标志是什么? 到19世纪末,欧洲哪个国家在利用科学“改造”和“创造”工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衰落篇】长达6年的战争苦难已使欧洲筋疫力尽,经济上衰弱的生存能力已使欧洲无法决定自己的未来。……完全失去了以往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和威望。
(3)材料中的“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 在这次战争中使欧洲“完全失去了以往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和威望”的会议是什么?
【复兴篇】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为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了经济上的联合……在以后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成员国之间频繁协调,逐步取消关税,对有困难的成员国提供援助,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4)根据材料,90年代欧洲联合的表现是什么? 这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从欧洲的兴衰沉浮中,你得到怎样的认识?(1分

在近现代史上,中美日三国的外交关系风云变幻,跌宕起伏,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未获实利,随即将目光转向了东方,加快了同日本争夺远东和太平洋的步伐。在美国的发起下,1921—1922年间,美、英、法、日、意、中等九国在华盛顿举行国际会议。
(1)根据材料分析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文件是什么?这次会议对中国产生了什么严重后果?
材料二 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宣言。宣言把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国家集合到了反法西斯的大旗之下……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写出中美等国共同签署的宣言名称。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哪个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在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打击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哪个军事集团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材料三 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0年)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
材料四 下图为1972年2月6日的《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 Nixon's China Odyssey。画面表现了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见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歌舞表演。

(3)材料三、四反映中美关系发生怎样的变化?中美关系的改变对中日关系有何直接影响?(2分)
材料五 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2012年1月16日在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纪念活动上致辞说,推动中美关系……发展,既是双方的共同责任,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总之,这是一个中美相互激励的时代……太平洋之大、世界之广,足以包容崛起的中国与美国。——阮宗泽《习近平访美:深化共识,同舟共济》
(4)综合上述材料,放眼未来,你设想中美日三国应构建一种怎样的外交关系?

在人类历史艰难行进的过程中,总有几页与战争相伴。仔细观察以下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请回答:
(1)如果把战争临时归类到“政治领域”,那么上述有两幅图片应该属于“经济领域”。请写出序号:,并写出这两次事件分别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2)图片D的场景发生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中?图片E事件发生后不久,该国颁布了一部什么法律文件?图片I与某一场战争有关,请写出名称。
(3)结合材料与所学,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1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20世纪初的战争结束到40年代中期,欧洲经历了剧烈的动荡,这首先表现为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高潮。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的国家政权出现在欧洲的东部。
材料二:与之相对照的是这一时期“欧洲的衰落”——资本主义欧洲的衰落。2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稳定是相对的、暂时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痼疾——孕育出史无前例的经济大危机。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把欧洲的动荡推向了顶点。战争到来前,欧洲大国们利用人们的威战心理企图以扭曲的和平换取真正的和平,……殊不知这正是在断送真正的和平。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欧洲历史》
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崛起……沦为二、三流国家的西殴诸国意识到,只有联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发展经济,维护自己的安全,并在世界事务中发重大作用。
——北师大版九下历史教材
(1)材料一中,20世纪初的战争指的是哪次战争?“崭新的国家政权”的出现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
(2)材料二中的经济大危机首先从何时哪个国家开始的?为了摆脱这次经济大危机,该国采取了怎样的做法?
(3)材料三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今年是今年二战胜利多少周年
(4)据材料四中说出西殴联合成“一个整体”的目的是什么?结合上述材料中,你对欧洲未来的发展有怎样的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