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狮泉河镇位于西藏西部,坐落在荒野戈壁滩上。狮泉河盆地风速≥17 m/s的大风日数多达113.4天/年。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该地最主要的气象灾害类型,并分析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2)简述防御上述气象灾害的主要措施。
打开绥芬河政府网站,有如下一段文字:“绥芬河,一个东北亚合作中具有重要战略位置的地方!绥芬河,一个俄罗斯人最多,总想再来的地方!绥芬河,一个文化多元、风情万种的地方!……”绥芬河市被誉为“百年口岸”“国境商都”“木业之都”,绥芬河市利用全国最大进口木材集散地的优势,积极辟建木材加工园区,主要产品销往日、美、韩、欧洲和北京、西安、福建等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4)题。
材料一绥芬河地理位置图(图甲)。
材料二图乙和图丙。
(1)俄罗斯的主要植被类型是,绥芬河市的气候类型是,图12中的哈尔滨、绥芬河和海参崴三座城市,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2)近年来,绥芬河市城市化推进速度很快,据材料二可知其主要动力是的迅速发展;其城市形态呈条带状展开,主要受因素影响。
(3)2012年绥芬河市产业结构的特点是什么?分析其形成原因。
(4)绥芬河市工业结构的特点是什么?分析其成为“木业之都”区位优势。
厄瓜多尔经济相对落后,工业基础较薄弱,经济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即可可时期、香蕉时期和石油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连续多年香蕉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同期国际花卉消费的需求迅速增长,厄瓜多尔成为南美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1)元旦这一天,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与港口城市瓜亚基尔相比,白昼较短的是;一年之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较小的是。
(2)科隆群岛虽地跨赤道,却是南极地区之外唯一有企鹅生存的地方,主要原因是受
的影响,这也体现了地域分异规律。
(3)厄瓜多尔地形可分为西部沿海丘陵和低地、中部和东部平原三个部分;中部地形区是因为形成的。
(4)香蕉喜湿热气候,怕低温、忌霜雪;玫瑰喜阳光充足,耐寒、耐旱。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厄瓜多尔种植香蕉和玫瑰的区域也不同,请指出西部和中部分别适合种植的作物并分析其有利自然条件。
(5)瓜亚基尔附近海域发现油田,若在瓜亚基尔港建设炼油新城,简要分析该新城发展的有利经济条件。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秘鲁全国平均降水量1691毫米,但水资源地区分布极不均衡,水资源与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不相适应。发源于安第斯山西坡的河流短小,入海快,河道经常干枯见底。这些河流两岸形成了众多绿洲,建有灌溉工程,农业发达。
(1) 圣诞节时,利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之后1个月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是。
(2)读乙图回答,A地区气候类型是,该气候的形成受(洋流名称)影响大,B地区的自然带为
(3)分析秘鲁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4)秘鲁矿产从山区运到海港以公路为主,分析其原因。
(5)分析秘鲁西部发展农业的限制性自然条件,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邓小平同志曾说:“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稀土资源在现代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中越来越被重视。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4)题。
材料一:
材料二江西省的赣州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稀土原矿基地之一,勘探发现稀土矿主要富含在土壤层中,并发现其稀土元素来自于当地花岗岩、砂页岩、千枚岩等。赣州的许多小企业在稀土的提取过程中,先将山体表层土壤和植被搬走,然后用硫酸铵去浸泡下层土壤,最后在土壤里留下大量的是硫酸根和铵离子,把植物的根都“烧”掉。
(1)根据材料一回答:在稀土资源丰富的A、B、C省区中,目前水能开发量最大的是 (填字母)省,其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2)根据材料一,说明1960年以后世界稀土生产构成变化特点。
(3)根据材料二,说明江西赣州稀土成矿的地质作用过程,赣州在稀土开采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哪些环境问题?
(4)结合材料,你认为在我国的稀土资源开发中,应如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澜沧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经西双版纳出境,连接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五国,汇入南海,全长4880公里。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澜沧江流域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时间 地区 |
1990 |
1995 |
2000 |
2003 |
||||
播种面积 |
总产量 |
播种面积 |
总产量 |
播种面积 |
总产量 |
播种面积 |
总产量 |
|
广东 |
419.73 |
2093.46 |
320.18 |
1472.21 |
239.6 |
1137.59 |
198.29 |
952.87 |
云南 |
263.7 |
661.9 |
262.35 |
1055.9 |
390.15 |
1420.3 |
438.15 |
1695 |
材料三:1992-2011年中国澜沧江研究关注的领域和内容
(1)澜沧江中游干流地貌景观特征是高山峡谷,从外力作用来讲,主要是由形成。
(2)从澜沧江下游到上游,植被出现有规律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和地域分异规律。
(3)该流域地震频发,由其引发的主要次生地质灾害类型有、。
(4)根据材料二,描述广东和云南甘蔗生产的变化,并分析广东甘蔗生产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5)结合材料三,简述澜沧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