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和小亮按照课本要求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他们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填入下表:
实验
次数 |
A处电流IA/A |
B处电流IB/A |
C处电流IC/A |
1 |
0.10 |
0.12 |
0.22 |
2 |
0.20 |
0.24 |
0.44 |
3 |
0.25 |
0.30 |
0.55 |
(1)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是: ;
(2)测量三次的目的是: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采用 方法改变电流的大小从而进行三次实验.
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做“研究决定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时,采用了_______的方法,即每次选用两根合适的导线,测出通过它们的电流,然后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下表给出了实验中所用到的导线的情况。
⑴为了研究导线电阻与材料是否有关,应选用的两根导线是A和 。
⑵为了研究导线电阻与长度是否有关,应选择的两根导线是B和 。
⑶为了研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是否有关,应选择的两根导线是C和 。
小明和小红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质量相等的两瓶煤油中都浸泡着一段金属丝,甲烧瓶中的金属丝是铜丝,电阻比较小,乙烧瓶中的金属丝是镍铬合金丝,电阻比较大.温度计显示煤油的温度.
(1)实验中,小明和小红发现 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升高快.这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越 ,产生的热量越多.
(2)小明提议利用该装置改成 “比较水和煤油比热容的大小”的实验,则他们应将其中一烧瓶中的煤油换成 相等的水;将甲烧瓶中的铜丝换成镍铬合金丝,并且与乙烧瓶中的镍铬合金丝的 _____相等. 通过实验观察,发现装有 (选填“水”或“煤油”)的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较大,说明水比热容较大.
如图甲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设计的电路图,所用小灯泡标有“2.5V”字样。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该组同学连接好电路的最后一根导线时,小灯泡立刻发出微弱的光亮。导致上述现象的不规范操作是 。
(3)若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此时灯泡的电阻为 Ω。接着用这个电路测小灯泡正常工作(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5伏)时的电阻,滑片应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4)该组同学分别记录三组电压和电流值,通过计算发现灯丝电阻是不同的,他们还了解到其他组同学也得到类似的结果。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为了比较豆浆和牛奶的吸热能力,小刚在家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他分别在两个瓶子里盛_____相同的、初温都是室温的豆浆和牛奶,两瓶中各装有一支相同的温度计,然后将两个塑料瓶同时浸入热水中.观察现象发现:加热相同的时间,豆浆的温度升高较多.
(2)要使牛奶和豆浆升高相同的温度,应对________加热的时间长些.这说明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豆浆吸收的热量比牛奶吸收的热量________,由此可知豆浆比牛奶的吸热能力_______(选填“强”或“弱”).
(3)小明利用实验数据大致描绘出豆浆和牛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则图线________应代表豆浆.
如图所示,在 “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球由斜面某位置滚下,撞击水平面上的小木块。
(1)实验中通过观察 的大小,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2)让质量不同的小球A和B(mA<mB),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为了使小球到达水平面的____相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选择____两个图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