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溶液X中先加盐酸酸化,无现象,再加入AgNO3溶液 |
白色沉淀 |
X中一定含Cl— |
B |
向溶液Y中先加盐酸酸化,无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 |
白色沉淀 |
Y中一定含SO42- |
C |
溶液Z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 |
白色沉淀 消失 |
Z中一定含Ba2+ |
D |
钠盐W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石灰水 变浑浊 |
W一定是Na2CO3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
B.水电站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而核电站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
C.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
D.C(石墨,s)=C(金刚石,s)△H>0,所以石墨较稳定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增大有效碰撞的次数 |
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
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
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
在298K、100kPa时,已知:2H2O(g)=O2(g)+2H2(g)△H1
Cl2(g)+H2(g)=2HCl(g )△H2
2Cl2(g)+2H2O(g)=4HCl(g)+O2(g)△H3
则△H3与△H1和△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H3=△H1+2△H2 | B.△H3=△H1+△H2 |
C.△H3=△H1﹣2△H2 | D.△H3=△H1﹣△H2 |
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等量的水蒸气和液态水,前者放出热量多 |
B.需要加热的反应说明它是吸热反应 |
C.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 kJ/mol,若将含0.5 mol H2SO4的稀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 |
D.1 mol S完全燃烧放热297.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S+O2═SO2△H=﹣297.3 kJ/mol |
向500mL bmol/L稀硝酸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18g,充分反应(设HNO3只被还原成N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判断正确的是
A.若铜有剩余,则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再滴加硫酸,铜也不能溶解 |
B.若金属全部溶解,则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Cu2+、Fe3+离子 |
C.若铁粉全部转化为Fe2+离子,则b的值为0.8 |
D.若反应后的溶液中n(Fe3+):n(Fe2+)=3:2,则产生的NO为5152 mL(标准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