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哲学史上,对于“运动”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物质是惰性的,它的运动仅仅是在外力作用下失掉一个位置而获得另一个位置。这一观点
①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唯一的特性运动
②正确指出了事物变化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看到了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④只看到了运动中的量变,否认了运动中的质变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商品的价值是指
A.每个生产者的具体劳动 | B.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
C.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 D.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
现在有人将野外小溪、瀑布、小河流水、鸟鸣等声音录下来,复制成录音带高价在城里出售,卖“声音”卖出了财路。录制的声音之所以能成为商品,是因为
A.自然物品可以直接作为商品出售 | B.它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
C.它凝结了人类劳动并用于交换 | D.它能给人以精神享受 |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
A.坚持独立自主 | B.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
C.坚持对外开放 | 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2008年3月,温家宝总理访问老挝并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与会的六国领导人围绕着“加强联系性、提升竞争力”这一主题,就加强基础设施互连互通、促进经贸投资、可持续的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合作构想交换意见。这表明
A.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各国外交政策的目标 |
B.发展经济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基础 |
C.发展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 |
D.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体现 |
当代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我国处理国际问题时,最主要的是
A.按照国际条约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
B.根据国家利益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
C.按照联合国的决议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
D.根据大国一致原则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