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有几项
①在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
②由氨基酸形成多肽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③有氧呼吸时,生成物中H2O中的氢全部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分解
④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
⑤贮藏中的种子不含水分,以保持休眠状态
⑥缺水时,动物体通过调节能使机体减少水的散失
A.一项 | B.二项 | C.三项 | D.四项 |
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的基本原理是( )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 |
B.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 |
C.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
D.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 |
在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中,经检测若有1/3进行有氧呼吸,则在其生命活动中吸收氧气与释放二氧化碳体积之比最可能为()
A.3 : 1 | B.3 : 3 | C.3 : 5 | D.3 : 7 |
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将豌豆的种子放在棉花上,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关于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装置 |
场所 |
温度 |
棉花状态 |
数日后的现象 |
甲 |
日光 |
23℃ |
潮湿 |
全部发芽 |
乙 |
日光 |
23℃ |
干燥 |
没有发芽 |
丙 |
黑暗 |
23℃ |
潮湿 |
全部发芽 |
丁 |
黑暗 |
23℃ |
干燥 |
没有发芽 |
A.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种子萌发与光照、温度、水分相关
B.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与温度无关
C.该实验的自变量为:种子是否萌发
D.该实验材料的选择是:豌豆的种子要保持完整,具有活力,并保证一定的数量
如图表示各种膜的组成成分含量,图中不能说明的是 ( )
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 |
B.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膜的功能有关 |
C.膜的功能越简单,所含蛋白质的数量越少 |
D.膜的功能越复杂,所含糖类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
下图表示20℃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对于曲线的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
A.b点位置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移动 |
B.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
C.当植物缺Mg时, b点右移 |
D.c点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是受光照强度的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