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内部分代谢过程,甲~戊表示物质,①~⑤表示过程。图2表示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大气CO2浓度、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该植物叶片CO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3表示某光照强度和适宜温度下,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增长速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①~⑤表示的过程,能够为该植物细胞吸收K+、NO3-等矿质离子提供ATP的过程包括 (填数字标号),物质乙为 。③过程的名称 。该植物缺乏氮元素时,会影响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生成 ,从而影响③的进行。
(2)图2中,若其它条件不变,降低光照强度(C降为B),则短时间内该植物体内RuBP的含量 (增多/不变/减少)。
(3)图2所示,A点时光合作用O2产生量为 mmol/m2·h。若其它条件不变,适当提高CO2浓度,则D点将向 方移动。
(4)图3中,与G点相比,F点叶绿体中NADPH含量 (较低/相等/较高)。
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是
A.基因突变 |
B.基因重组 |
C.易位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 |
D.低温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
如图是生活在适宜环境中的某植物光合作用部分过程图解,其中A、B、C、D表示四种化合物,a、b表示两个生理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发生的场所为叶绿体基质
B.C物质既可以作为b过程的还原剂,又为b过程的进行提供能量
C.在无光条件下有利于此过程的进行
D.突然升高温度、增强光照,叶肉细胞内B物质将减少
已知小麦的抗旱性和多颗粒均属显性遗传,且两对控制基因独立遗传。现有纯合的旱敏多颗粒、纯合的抗旱少颗粒、杂合抗旱少颗粒(Rrdd)和旱敏多颗粒(rrDd)小麦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一抗旱植物,其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为r(旱敏基因)。R、r的部分核苷酸序列如下:r:ATAAGCATGACATTA;R:ATAAGCAAGACATTA。抗旱基因突变为旱敏基因的根本原因是。研究得知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主要是糖类,该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状是通过实现的。
(2)纯合的旱敏多颗粒植株与纯合的抗旱少颗粒植株杂交,F1自交:
①F2中抗旱多颗粒植株中,双杂合子所占比例是。
②若拔掉F2中所有的旱敏植株后,剩余植株自交,从理论上讲F3中旱敏植株所占比例是。
(3)请设计一个快速育种方案,利用抗旱少颗粒(Rrdd)和旱敏多颗粒(rrDd)两植物品种作亲本,通过一次杂交,使后代个体全部都是抗旱多颗粒杂交种(RrDd),简述育种过程。
某科研所为提高蔬菜产量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图(一)中,若呼吸底物为葡萄糖,氧气的吸收量为a,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共同释放的CO2总量为b,当O2浓度在(填字母)范围内时,则a=b。细胞含水量与呼吸强度密切相关:一方面水是有氧呼吸第
阶段的原料;二是因为细胞内水的含量影响呼吸强度。
(2)图(二)为甲、乙两种蔬菜在最适宜温度下的光合速率变化曲线。甲与乙比较,G点时细胞呼吸强度较高的是。H点时影响乙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F点时,甲叶肉细胞中消耗ADP的场所有。
下图表示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制备H7N9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过程表示________,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目的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________,目的基因能否在受体细胞中稳定遗传的关键是________。
(3)从分子水平上鉴定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可采用________技术,对于转基因成功的细胞Ⅱ还要进行克隆化培养和________检测,经多次筛选获得足够数量的该类细胞。
(4)细胞Ⅱ的特点是________。
(5)若要预防H7N9禽流感,可用图中的________作为疫苗。
(6)与基因工程相比,蛋白质工程是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 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_________,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