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湖南省张家界市】在充满CO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封口,易拉罐立即变瘪,其主要原因是: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发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会儿变瘪的易拉罐又鼓起,其原因是: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了H2,同时有偏铝酸钠(化学式为:NaAlO2)生成。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氢气使易拉罐内的压强增大,从而使变瘪的易拉罐重新鼓起。请写出Al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反应属于 反应(填“置换”或“复分解”)。
用化学符号表示:
2个氮气分子;氢氧根离子;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A、B、C为初中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针对以下四种情况回答问题。
⑴若A、B、C均为氧化物,除氧元素外另一种元素均不相同,且三种物质常温下状态均不相同。A、B、C的化学式分别为。
⑵若A、B、C均为含有相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向这三种物质得溶液中分别滴加稀盐酸,现象如下。A的化学式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中现象 |
B中现象 |
C中现象 |
|
滴加稀盐酸 |
无明显变化 |
有气泡出现 |
无明显变化 |
⑶若A、B、C三种物质的组成中均有两种相同元素,且两种相同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均为1:1。A的化学式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⑷若A、B、C三种物质的组成中含有一种相同元素,且组成元素分别为一种、两种和三种。A、B、C的化学式分别为(至少写出两组)。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1)金属铁、铝常用来制作炊具,主要是利用其性。
(2)人类每年从自然界提取大量的金属,其中提取量最大的是铁。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和一氧化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3)我国钢铁年产量很高,但因锈蚀造成的损失也很惊人。工业上常用稀盐酸除去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从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水中回收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
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固体D的化学式为;以上物质A~G中,含有锌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溶液的应用非常广泛。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下:
(1)硝酸钾溶液中的溶剂是_______________。
(2)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_(填“甲”或“乙”)。
(3)溶解度曲线上M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
(4)现有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钾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应该蒸发掉g水。
(5)4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碳酸钾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恢复至40℃,其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烧杯②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
B.若使烧杯①中固体全部溶解,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
C.将烧杯②中溶液降温至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增大 |
D.若将烧杯①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增大 |
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构成氯化钠的基本微粒是(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用符号表示下列微粒。
2个氧原子;3个水分子。
(3)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C和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数字序号)。
①4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②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③反应中C、D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1:7
④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B
⑤若有28gA完全反应,则有14g D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