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叶片发育过程中,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如下表。叙述不正确的是
叶片 |
发育情况 |
叶面积 (最大面积的%) |
总叶绿素含(mg/g·fw) |
气孔相对 开放度(%) |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 |
Ⅰ |
新叶展开前 |
19 |
— |
— |
-2.8 |
Ⅱ |
新叶展开中 |
87 |
1.1 |
55 |
1.6 |
Ⅲ |
新叶展开完成 |
100 |
2.9 |
81 |
2.7 |
Ⅳ |
新叶已成熟 |
100 |
11.1 |
100 |
5.8 |
注:“—”表示未测数据.
A.Ⅱ的净光合速率较低是因为叶绿素含量低、气孔相对开放程度小和叶面积小
B.将Ⅰ置于光温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其叶肉细胞中将开始积累酒精
C.将Ⅳ置于光温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其叶肉细胞中的ATP含量将增加
D.与Ⅲ相比,Ⅳ的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数量明显增多的结构是基粒
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在甲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有离子进出 |
B.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未兴奋部位 |
C.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上进行传导 |
关于人体细胞正常分裂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突变基因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传递给后代的机会相等 |
B.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DNA数目与有丝分裂中期相等 |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都有两个染色体组 |
D.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都为23条 |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
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 |
C.新物种的形成使得自然界中生物类型有所增加 |
D.地理隔离使同种生物不同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利用了染色体变异 |
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
C.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 |
D.基因突变不一定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
下列实验中关于酒精的使用,正确的是
A.观察线粒体时,用酒精处理细胞使染色更清楚 |
B.制作洋葱根尖细胞装片时,用酒精漂洗解离后的根尖 |
C.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
D.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时,用酒精改变膜的通透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