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某植物种子在水中浸泡,然后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时X液面位置与Y液面位置调至同一水平。下表记录了实验过程中每小时的液面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h) |
X液面 位置(cm) |
时间 (h) |
X液面 位置(cm) |
0 |
5.0 |
5 |
14.5 |
1 |
7.0 |
6 |
15.5 |
2 |
9.0 |
7 |
15.8 |
3 |
11.0 |
8 |
15.8 |
4 |
13.0 |
9 |
15.8 |
(1)实验前浸泡种子的目的是让种子细胞增加_____水,使其代谢增强。
(2)种子细胞内,消耗O2的场所是_____;产生CO2的场所是_____。
(3)装置中使用NaOH的目的是_____,X液面逐渐上升的原因是_____。
(4)为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装置中种子的生理活动引起的,需设置另一个相同装置,该装置除试管内金属网上需要放_____、_____的同种种子外,其他条件相同。
(5)实验5至7小时之间,种子细胞的呼吸方式有_____。
报春花的花色表现为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即抑制其表达(生化机制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
(1)开黄花的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开白花的纯种植株的基因型是。
(2)通过本图解说明基因与控制的性状之间的关系是
。
(3)为了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黄色品种,某同学用开白花的纯种植株设计了如下实验:
I.选择基因型为的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种子;
II.F1种子种下得F1植株,F1自交得F2种子;
Ⅲ.F2种子种下得F2植株,F2自交,并选择开黄花植株的种子混合留种;
Ⅳ.重复步骤Ⅲ若干代,直到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
(4)根据上述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①若F1植株能产生比例相等的四种配子,说明这两对基因遵循的遗传定律是。
②F2植株中开黄花和白花之比为,在这些开黄花的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黄色纯合子占。
下图表示遗传系谱中有甲 (基因设为A、a)、乙(基因设为B、b)两种遗传病,其中Ⅱ-7不是乙病的携带者。请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1) 图中甲病为染色体上的性遗传病。
(2) 图中乙病为染色体上的性遗传病,其中Ⅱ-6的基因型为 ,Ⅲ-12为纯合子的概率是 ,Ⅲ-13的乙病致病基因最终来自于 。
(3) 若II-7和II-8又生了一个两病兼患的孩子,该患者为男孩的概率是 。
(4) 若Ⅲ-11和Ⅲ-12婚配,属于结婚,后代中男孩的患病概率是 。
下图表示某真核生物生理过程示意图(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过程表示在的催化作用下,以①中的(a / b)链为模板,以为原料,按照原则,合成出②。
(2)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②是通过进入细胞质中,与结合在一起,直接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3)据图判断丙氨酸的密码子是。图中⑤表示__________。
(4)该生理过程不可能发生在: ( )
A.神经细胞 | B.肝细胞 | C.成熟的红细胞 | D.脂肪细胞 |
(5)在该生理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是 。
下图A表示某高等动物精巢内所看到的体细胞分裂及其精子形成过程中DNA量的变化模式图。图B表示在上述细胞分裂过程的各个时期染色体变化的模式图。图C表示精细胞产生的可能情况,请据图分析:
(1) 图B所示的a、b、c、d四个染色体图像,分别对应图A所示的①~⑤中的哪个时期(用相应数字表示): a:b:c:d:
(2) 图B所示的a、b、c、d的DNA量与体细胞DNA量相同的是。
(3) 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当于图B中的的染色体数目。
(4) 图A中的处,细胞内没有成对的同源染色体。
(5) 图C中的这6个精细胞至少来自于个精原细胞,至少来自于个次级精母细胞。
概念图是一种能够比较直观体现概念之间关系的图示方法,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与“生物的遗传物质”相关的概念:
(1)填写有关内容:
① ② ③ ④
(2)由A、T、C参与构成的①和⑥的基本组成单位有多少种?
(3)②发生的主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