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中甲图为太阳光照射地球的示意图,乙图为我国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在甲图中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2)此后,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南或北)移动。
(3)甲图中,①地昼长为______小时;下列各地的夜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正确的是________。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4)此时,乙图中三个城市正午太阳高度的比较,正确的是________。
A.北京小于汕头   B.汕头大于海口   C.海口小于北京   D.汕头小于北京
(5)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值的区域是                          
(6)简要叙述此时至次年3月1日,北京昼夜长短状况及变化趋势。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黄河经济带的振兴,2000年到2006年山东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从1286万增加到1870.3万。近年来山东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材料二:读图

(1)山东省工业化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2)山东省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3)山东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乡,你认为城市化对这一地区水果生产是否有利,试说明理由。
材料3:2008年山东省矿产资源勘查取得重大突破:在莱州又发现一特大型金矿,探明金矿资源量103吨;在济宁新发现一处特大型铁矿——济宁铁矿,其中兖州颜店矿段已控制资源量高达10亿吨,是迄今为止我省发现的最大铁矿。
(4)若两地的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试简要分析将给当地带来哪些影响。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珠三角部分区域图和珠三角地区产业构成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两次大规模产业转移。20世纪70~80年代,香港和台湾等地的企业大量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这次产业转移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但90年代中后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又开始了第二次产业转移,原先从香港.台湾等地迁来的部分产业逐步转移到粤东、粤北等欠发达地区。
材料二:

(1)试说明第一次产业转移中的产业部门具有哪些特征?

(2)90年代以来,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二次产业转移的原因是:

(3)在上述产业转移过程中,产业转移给转入区域地理环境带来的主要影响:

读甲乙两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乙中C湖泊的名称:
C:
(2)图中大庆是我国的
工业基地,美国南部工业区中的也有该工业分布。这反映了当今世界工业布局的新趋向是

(3)简述甲图中A和乙图中B附近地区农业生产的相同点。

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6分)

(1)①城市为
(2) 丙地区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防止流沙侵袭,其中工程措施主要是
(3) 甲、乙两地均属图示区域农业发达的地区。试对比分析两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措施。

读“我国某地区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写出所在省级行政单位简称:
A ,B。C
(2)图中带有箭头的虚线代表我国跨区域资源调配的输出线路之一,该线路的名称是,该线路计划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该线路的优点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