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5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右图表示的是KNO3和Na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KNO3溶液的浓度一定等于NaNO3溶液的浓度
B.T1℃时,在50g水里加入15gKNO3固体,充分溶解,可得到65g溶液
C.T1℃时,往180gNaNO3饱和溶液中加入620g水可配成质量分数为10%的NaNO3溶液
D.若KNO3中混有少量NaNO3,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思维方法。对下列事实用微粒的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氢气和液氢都可作燃料

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

B

自然界中的水有三态变化

水分子的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

自然界中,金刚石最硬,但石墨质软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氢氧化钙可用于处理含硫酸的工业废水

OH和H+结合成水分子

A.AB.BC.CD.D

正确合理的实验设计,可以快速准确的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或实验步骤不正确的是(  )

A.用铜、硝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

C.配制2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主要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D.分离氯化钠和碳酸钙的混合物,主要实验步骤是溶解、过滤、洗涤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甲物质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

C.生成的丙、丁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7:32

正确使用和理解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学科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O、H2CO3中均含有氢分子

B.KCl、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

C.Na+、Mg2+、Al3+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0

D.表示的粒子都是阴离子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测溶液的pH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C.称量固体D.取用液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