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东省佛山市】硫酸铵和氯化钾是化工生产的副产品,直接作为肥料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或影响作物的生长,工业上往往将氯化钾转化为无氯钾肥。下图是硫酸铵等几种盐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归纳硫酸铵等物质溶解度——温度曲线变化规律:
① ;
②温度相同时, 。
(2)将氯化钾转化为无氯钾肥的流程如下:
③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产品(无氯钾肥)的化学式是 ;
④操作Ⅰ主要是趁热过滤,过滤后的产品中 (NH4)2SO4晶体析出(填“有”或“没有”)。
(3)苯甲酸(C6H5COOH)通常用作定香剂或防腐剂,也用作果汁饮料的保香剂。合成苯甲酸晶体常伴随有氯化钾等副产品生成,某同学加热分离氯化钾后的白色固体A,并测定其熔点,发现其在115℃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
资料:苯甲酸熔点122.4℃;纯净固体一般都有固定熔点;在常温时苯甲酸溶解度很小,小于0.4 g。
【提出问题】分离氯化钾后的白色固体A的成分是什么?
【猜 想】猜想1:苯甲酸;猜想2:氯化钾;猜想3: ⑤ 。
【实验探究】限选试剂:蒸馏水、AgNO3溶液、稀硝酸。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Ⅰ将白色固体A加入水中,加热、溶解、冷却、过滤。 |
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滤液 |
|
Ⅱ取无色滤液少许于试管中, ⑥ 。 |
⑦ 。 |
白色固体A中含有KCl。 |
Ⅲ取白色晶体, ⑧ 。 |
熔点是 ⑨ 。 |
结合实验Ⅱ,猜想3成立。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一次实验活动中发现钠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他们对钠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后生成的白色物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至完全,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附着白色物质。
查资料:Na2O+H2O=2NaOH
提出假设:燃烧后瓶璧上附着的白色物质是什么?
假设1:白色物质是Na2O。
假设2:白色物质是Na2CO3
假设3:。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实验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方案1 |
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变成红色 |
白色物质是Na2O。 |
方案2 |
①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适量BaCL2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白色物质是Na2CO3 |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 |
……。 |
思考与交流:
(1)甲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2)根据方案2的结论,补齐方案 2中②的实验操作,并写出相应的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3)乙同学认为白色物质可能是NaOH,你填(同意或不同意)该同学的观点,
并简述理由:
(4)根据假设2,写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有一瓶保管不当的试剂(如图),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小欣和小芳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1)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答: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酸 B.碱 C.盐
(3)Ⅰ.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Ⅱ.测定室温(20℃)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
物质 |
NaCl |
NaOH |
Na2CO3 |
NaHCO3 |
溶解度g |
36 |
109 |
215 |
9.6 |
【得出结论】小欣根据试剂瓶标注的溶质质量分数l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的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__(填写物质名称)。
(4)①可能是NaOH溶液;②可能是Na2CO3溶液;③可能是NaCl溶液。
【设计并实验】
①小芳用胶头滴管吸取该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7,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__。
②小欣为了检验该溶液是NaOH溶液还是Na2CO3溶液,她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沦及化学方程式 |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 |
________ |
猜想②正确。 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请你选择与小欣不同类别的试剂,来鉴别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你选择________溶液。
小华在吃黄花鱼时,看到其头骨上有两块白色的小石头。
[提出问题]这白色小石头中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小石头被称为“鱼脑石”,用来控制鱼在水中的沉浮。
[猜想与假设]如图:
针对小力的猜想,你构建的假说是。
[设计并进行实验] 利用给出的试剂:10%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
设计实验针验证小力的猜想。
实验方法 |
可能看到的现象 |
结论 |
实验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
①取粉碎后的“鱼脑石”,向其中加入 ② |
① ② |
(1)指出上述装置中标示出的仪器名称:①②③
(2)实验时,将取一定质量粉碎后的“鱼脑石”放进锥形瓶中,将A和B装置进行连接,从分液漏斗处加入稀盐酸。
思考:B装置中广口瓶上方要放一定植物油的原因是。
(3)若装置A中反应剧烈,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不宜采取的措施有(填序号)。
①用容积较小的锥形瓶②减慢液体的滴加速度
③加热反应物④降低液体反应物的浓度
[反思交流] 小力同学在B右侧装置中收集到40mL水,他认为反应中产生了40mL气体,但小华同学认为,即使按正确操作进行实验,产生的二氧化碳也不止40mL你认为他做出这样判断的理由是:你觉得谁的说法正确?
如果实验证明了小力的猜想是正确的,你认为“鱼脑石”中一定含碳酸钙吗?(选填“一定”或“不一定”)理由是。
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小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40cm长的粗铜丝,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左边一端的铜丝加热1min~2min。停止加热后冷却,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得出结论。
(1)冷却后,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②。
(2)你对上述实验现象的解释是:。
(3)请写出铜丝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月23日同学们进行了物理化学实验考查。化学实验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收集和验满”和“配制50g6%的NaCl溶液”两实验供抽选。
【检查药品与仪器】小文同学抽到了“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实验。下图是实验桌上摆放好的该实验所需的用品。实验前小文发现其中缺少了一种实验仪器和一种药品,请你写出所缺仪器的名称______;所缺药品是__________;写出该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操作】下图是小文实验时的主要步骤,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填字母标号),其中操作有误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标号)。
【反思】氨气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溶解时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溶液显碱性。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制氨气的反应如下:2NH4Cl(固体)+Ca(OH)2(固体)2NH3↑+CaCl2+2H2O。能否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制氨气?______(填“能”或者“否”),实验室氨气的收集方法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