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5年海南省】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猜想】
猜想I: 没有变质;猜想Ⅱ:已经变质;

【实验和推断】
(1)加入的适量 A 溶液是(填名称),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2)若现象b为              ,说明氢氧化钠没有变质。
【反思】氢氧化钠的保存方法是            (填“A”或“B”)。A.密封保存B.不需密封保存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4分)下列图( I )是部分常用化学仪器或装置,图(Ⅱ)是部分“微型”化学仪器或装置(用“微型”仪器做实验,其试剂用量和废物排放量是通常用量的l/10或更少,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对比图(I)图(Ⅱ)回答以下问题:

(1) 图( I )中A、B的名称分别是;若用D装置除去O2 中的水蒸气,则D中应装入的液体是,气体应从口通入(填字母)。
(2)用图(Ⅱ)中的“微型”仪器做实验,固体只需极少量、液体用量也很少(或只需1~2小滴),相对用图(I)仪器做实验的优点是(填序号):
①节约药品用量 ②能完全消除实验污染
③方便个人或家庭实验 ④若需加热也能节约燃料
(3)图( I )中的C装置的作用相当于图(II)中的装置(填字母),它们在实验操作上的共同优点是通过控制来控制反应速度。
(4)图( I )中的C装置和图(II)中的“多用途U型管”(是在U型管中套人一个底部有小孔的具支试管)都可用做“固一液”反应制取气体。若在反应进行中分别将两装置的橡胶管中部夹上铁夹,可能出现的现象是:C装置
“多用途U型管”

为测定某碳素钢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粉未于质量为51.8克的烧杯中,然后逐步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当加入80g稀硫酸时反应恰好完全,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如右图。

试通过计完成下列填空:(不能整除时,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该实验取用的样品质量为:
(2)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3)小王不慎在反应结束后,向烧杯中多加了20g稀硫酸,此时,溶液中亚铁离子在溶液总质量中的质量分数为:,若在上图中补绘此过程中稀硫酸的质量与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图,所得线段的终点位于线段AB延长线的__(填:上方、下方或线上)。

小黄用右图装置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和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必要的固定装置已略去):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加入药品和水;
③记录C中液面刻度(C为带有刻度的玻璃管);
④由A向B中滴加试剂至过量;
⑤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中液面刻度,计算得到气体的体积为V mL(经查,该气体密度为ρg/L);
⑥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并称重,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W g。
(1)A仪器的名称为
(2)B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黄在实验前将块状的铜锌合金磨成粉末状,其目的是:
(4)如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
(5)为使测得的气体体积更精确,记录C中液面刻度时,除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外,还应
(6)小黄发现实验中由于缺少某一步骤导致数据缺乏而无法计算,该步骤是:
(7)通常实验前须估算药品用量,如果实验过程中,发现盐酸的量不足,应中途加酸还是重新实验:;理由是

以下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实施的从硝酸钾、氯化钠、氯化钾的混合物(其中氯化钠和氯化钾的质量和小于总质量的3%)中分离出硝酸钾的实验步骤:(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见右图)

Ⅰ.用托盘天平称得样品的总质量为87.5g;
Ⅱ.配制成80℃左右的饱和溶液;
Ⅲ.将热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20℃)后进行过滤,并用少量水洗涤2—3次;
Ⅳ.取出过滤器中的固体,干燥后分装。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用天平称取87.5g样品时,砝码应放在天平的盘;
(2)某同学发现,无论将称量物还是砝码放置于托盘中时,天平均不发生偏转,原因是
A.天平未放置于水平桌面上
B.天平没有调零
C.托盘下的垫圈未取下
D.游码未归零
(3)将这些样品制成80℃左右的热饱和溶液,约需水(填序号);
A.12.5mL B.50 mL C.100 mL D.112.5mL
(4)该实验中,玻璃棒除了用于搅拌和引流外,还用于
(5)步骤Ⅲ中,只能用少量水洗涤固体的原因是
(6)过滤并洗涤后,氯化钾存在于中;
(7)如果实验中热饱和溶液未完全冷却至室温就进行过滤将会影响晶体的产量,理由是

(8分)有三种白色粉末,分别是碳酸钠、碳酸钙和氯化钠中的一种。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把这三种粉末区分开来。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