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13年9月7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1)观察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上图中A是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起点,你知道是当时的哪里吗?最早为开辟“丝绸之路”作出贡献的是谁?
(2)上图的C地区在西汉时叫什么?这一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
文化就像一张名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会被蒸发,或者湮没于世界之中。请回答:
(1)隋唐以来,我国文学和史学成就辉煌,请各举一例说明。
(2)隋唐时期为选拔人才人才,创立了什么制度?该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许多人认为中国的四大发明改变了世界,请列举这四大发明。
(4)明清时期我国科学文化的发展开始落后于西方,造成落后的原因有哪些?
通过观察、研究流传下来的历史画作,可以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发现历史踪迹,了解一些历史的原貌。下图是一幅历史名画(局部),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河一带。请你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画名和作者。
(2)画中描绘的北宋都城,当时称什么?今天称为什么?
(3)从画中反映出北宋时人们的交通运输工具有哪些?(答出三种即可)
(4)此画反映了北宋时期社会发展的多方面情况。除反映交通运输工具种类多外,还反映北宋社会发展哪些方面的情况?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阅读材料后,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1)“虎视何雄哉”与“雄图载诗篇”分别指谁?
(2)某班要举办以“秦皇汉武功过辩论会”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帮助完成下列活动内容。
收集资料的途径:
呈现资料的方式:
(3)有人说“秦皇汉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相关史实说明理由。
秦王嬴政兼并六国后建立了一套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中央集权制度。请回答:
(1)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采用的是战国末期哪一位思想家的理论?
(2)请你用语言表述下图反映的内容
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推动国际地位的上升,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的体现。
【材料一】:新华社5月2日讯近期短短12天时间,中国政府不仅从战火纷飞的也门安全撤离了613名中国公民,还协助来自15个国家的279名外国公民安全撤离。此举赢得了国内外的一致赞誉。对此,外交部领事司司长黄屏表示,也门撤侨是我国综合国力上升的体现,也是这次行动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它见证了大国能力与担当。再者,社会主义体制叫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央一声令下,在极短的时间之内集中所有的资源和力量,迅速地把我们公民撤出。最后,这也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胜利。
————凤凰新闻
【材料二】: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于2015年4月22日至24日在印尼万隆举行。60年前,在中国的努力下,突破重重障碍,万隆会议成功召开,亚非国家为主宰自己命运,发出了震撼世界的呐喊。而亚非国家在1971年10月25日将中国抬进了国际大舞台,中国的**原则也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60年后,习近平主席同亚非领导人一道,重温历史,展望未来,奏响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友谊的万隆精神新乐章。
——————网易新闻
(1)依据材料一归纳也门撤侨成功的最主要原因。也门撤侨体现了我国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2)材料二中“将中国抬进了国际大舞台” 指的是哪一重大事件?“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材料二中60年前万隆会议圆满成功和什么方针有关?依据材料指出什么是万隆精神?
(4)读完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