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
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 | B.王道和民主政治 |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 D.实行人治和法制 |
古雅典历史记载:在雅典“公民……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梭伦时期,曾制定一项特别法令,规定任何公民“当发生内争之时,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失去公民权利。”这表明
A.雅典民主政治是全体雅典人的民主 |
B.雅典的法律鼓励公民直接参与城邦政治活动 |
C.雅典民主政治中存在着派别之争 |
D.雅典民主政治中存在着利用公务徇私的现象 |
《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削弱皇权加强相权 | B.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
C.提高行政效率 | D.加强中央集权 |
中国古代若有民告官,在秦朝、汉朝、两宋应分别由谁先来授理
A.太尉、刺史、转运使 | B.御史大夫、刺史、通判 |
C.丞相、三司使、军机处 | D.御史大夫、州牧、节度使 |
《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
B.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
C.内阁实际地位等同于六部 |
D.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 |
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论者认为
A.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 B.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
C.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 D.郡县制能够消除内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