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表提供的有关数据,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应该是
| 平均时间 |
1885~1919年 |
1920~1944年 |
1945~1964年 |
| 从科技发明到生产技术成熟 |
30年 |
16年 |
9年 |
| 从生产技术成熟到产品投入市场 |
7年 |
8年 |
5年 |
A.科学技术与生产、销售的结合程度越来越紧密
B.财富的追求驱使着人类不断在科技上创新发展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没有科技含量
D.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洋务派举办的民用工业和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相同点是()
| A.都是私人投资兴办的 | B.都是适应军事工业需要而兴办的 |
| C.管理上封建性极强 | D.都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荫”是指()
| 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 B.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因素 |
| C.抵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 D.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 |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这意味着( )
①中国棉纺织业水平下降
②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手工生产难以与机器生产竞争
④中国逐渐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商品销售市场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首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 | B.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 |
| C.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推动 | 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
1842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里的“长技”指的是()
| A.汽车制造技术 | B.蒸汽机车制造技术 |
| C.电话制造技术 | D.内燃机制造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