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表明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是( )
A.维护周礼 | B.实行仁政 | C.强调教化 | D.为政以德 |
宣统皇帝的退位诏书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 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也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是因为它( )
A.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 B.标志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 |
C.意味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 D.宣告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
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其中①②处应该是( )
A.金田起义、天京变乱 | B.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
C.永安建制、天京变乱 | D.定都天京、天京变乱 |
下列不平等条约组合中,搭配有误的是( )
A.增开天津为商埠——《天津条约》 |
B.割香港岛给英国——《南京条约》 |
C.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北京条约》 |
D.允许投资设厂——《马关条约》 |
有研究指出,中国近代化话语模式主要存在三种:①“冲击——反应”模式 ②“侵略——革命”模式 ③“早期启蒙”模式。如果按这些模式进行历史分期研究,中国近代化的起点分别是( )。
A.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明中后期 |
B.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明中后期 |
C.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维新运动 |
D.明中后期、鸦片战争、维新运动 |
历史学家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它是一场动机正确、方法错误的爱国的农民起义的朴素形式。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恨的爆发某种意义上固有的爱国主义的表现。其中“它”主要指什么
A.三元里抗英 | 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
C.义和团运动 | D.百团大战 |